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瘅的意思、黃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瘅的解釋

見“ 黃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瘅”是中醫學術語,現多寫作“黃疸”,指以皮膚、黏膜及鞏膜發黃為主要特征的病症。以下是具體解釋:

1.詞義與來源

2.症狀與病因

3.中醫分類與治法

4.現代醫學關聯

現代醫學中的黃疸多與肝膽疾病相關(如肝炎、膽道梗阻等),表現為血液中膽紅素升高。中醫“黃瘅”概念與之對應,但更強調整體辨證施治。

注意: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參考《中醫内科學》或權威醫學文獻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瘅的意思

“黃瘅”是一個中文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疾病或症狀。它指的是皮膚呈現出黃色,伴隨着乏力,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的狀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是由“⺤”(并)和“⻢”(馬)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12個筆畫。而“瘅”則是由“疒”(疔)和“旦”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黃瘅”一詞的源于古代醫學,最早見于《内經》:“帝曰:黃瘅何如?岐伯對曰:黃瘅者,至治之極病也。”意為黃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繁體

“黃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黃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規範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黃瘅”的古時候寫法為“黃疸”。

例句

1. 他的面色蒼白,額頭卻滲出了一絲黃瘅。

2. 昨天醫生診斷出他患有黃瘅。

組詞

1. 黃瘅病、黃瘅症:指患有黃瘅的疾病。

2. 黃瘅健:指因黃瘅而體質虛弱,容易生病。

3. 黃瘅發作:指黃瘅病情加重或症狀突然出現。

近義詞

1. 黃疸:指皮膚和眼球呈現黃色的症狀。

2. 黃痢:指腹瀉的一種,除有腹瀉外,伴隨黃色便秘。

反義詞

1. 健康:指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患病。

2. 粉白:指皮膚紅潤、白皙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