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學識淵博。 唐 呂溫 《與族兄臯請學<春秋>書》:“所與者不唯鴻碩之老,博洽之士,與我同志者則為吾師。” 宋 陸遊 《賀周參政啟》:“維時鴻碩之彥,早冠清華之途。”
(2).指學識淵博的人。 唐 蘇颋 《封東嶽朝觐頌》:“而左輔右弼,雜縉紳鴻碩之倫。” 宋 尹拙 《請令張昭田敏等校勘<經典釋文>狀》:“況今朝廷,富有鴻碩。”
(3).指宏富的學術流派。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引》:“夫其淵源六籍,藪澤九流,紬繹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鴻碩之大觀也。”
“鴻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曆史文獻和現代詞典的釋義如下:
學識淵博
指學問廣博精深,常用于形容人的學術造詣深厚。例如唐代呂溫在《與族兄臯請學<春秋>書》中提到“鴻碩之老”,即指學問深厚的長者。
學識淵博的人
代指具有高深學問的學者或大家。如宋代陸遊的《賀周參政啟》中“鴻碩之彥”,意為傑出博學的才士。
宏富的學術流派
引申為學術體系龐大、内容豐富的流派。例如明代胡應麟在《經籍會通引》中以“鴻碩之大觀”形容典籍的博大精深。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鴻碩”可形容功績卓著、成就巨大,由“鴻”(大雁,象征高遠)和“碩”(雄偉)組合而成。這種用法更側重實際貢獻,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鴻碩”一詞的核心意義圍繞“博學”展開,既可形容人,也可指學術體系。不同文獻中的用法略有側重,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3、4等來源。
《鴻碩》是一個成語,意為非常偉大、卓越。它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在某個領域表現出非凡的才華、能力或成就。
《鴻碩》的部首是鳥(鳥字旁),它的拼音是"hóng"。它的總筆畫數為22畫。
《鴻碩》出自中國古代的書法名篆家(篆刻家)趙孟的《楷書譜》,也是他所刻石刻名字。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稱贊趙孟的書法造詣高超,字體雄偉奪目。
《鴻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鴻碩」。
在古代,「鴻」的寫法是「鴻」,表示雄鳥;「碩」的寫法是「碩」,表示大石頭。這兩個字分别有各自獨立的意義,而在《鴻碩》這個成語中合為一體,引申為非常偉大、卓越的意思。
1. 這位科學家在研究領域取得了鴻碩的成就。
2. 這座古城代表了中國五千年文明的鴻碩結晶。
3. 這部小說被公認為是現代文學的鴻碩之作。
組詞中包含了「鴻碩」這個詞的意思的詞語,例如:
1. 鴻篇巨著
2. 碩果僅存
3. 鴻圖霸業
與「鴻碩」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雄偉
2. 卓越
3. 偉大
與「鴻碩」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平凡
2. 普通
3. 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