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藉的意思、陵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藉的解釋

欺辱踐踏。《魏書·崔休傳》:“挾持二家,志氣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則陵藉同列。”《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十一年》:“ 奂 ( 王奂 )曰:‘我不作賊,欲先遣啟自申;正恐 曹 呂 等小人陵藉,故且閉門自守耳。’” 胡三省 注:“陵者,侮之而出其上;藉者,蹈之使薦於下。” 宋 劉克莊 《蔔算子·惜海棠》詞:“風雨於花有底讎?著意相陵藉。” 章炳麟 《俱分進化論》:“今夫動物之情雖異,而其喜自尊貴,不欲為外物所陵藉者,則動物之同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陵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陵藉”讀作líng jiè,意為欺辱踐踏,指通過壓迫、侮辱或欺淩的方式對待他人。其核心含義包含兩方面:

二、出處與文獻例證

  1. 《魏書·崔休傳》
    “挾持二家,志氣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則陵藉同列。”
    描述崔休在得勢後,對内自滿,對外欺壓同僚。

  2. 《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十一年》
    王奂提到:“正恐曹呂等小人陵藉,故且閉門自守耳。”
    表達對他人欺淩的擔憂,因而閉門自保。

  3. 宋代劉克莊《蔔算子·惜海棠》
    “風雨於花有底讎?著意相陵藉。”
    以風雨摧殘花朵,比喻對美好事物的踐踏。

三、用法與語境

四、相關辨析

五、學術注解

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明确解釋:
“陵者,侮之而出其上;藉者,蹈之使薦於下。”
即通過侮辱使人屈服,再進一步踐踏其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魏書》《資治通鑒》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陵藉(líng jí),是一個漢字詞,由“陵”和“藉”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以及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陵”字的拆分部首為“阝”,它是由四筆構成,依次為橫、豎、撇、捺。 - “藉”字的拆分部首為“艹”,它是由十四筆構成,依次為豎、撇、點、橫、豎、撇、豎、橫、橫、點、橫、豎、捺。 來源: - “陵”字原本意指高地或山脈,也可以表示墓地或陵墓。 - “藉”字的本義為借助、依靠,也可以表示光榮、稱譽、假借等含義。 繁體: - 《陵藉》這個詞在繁體字中與簡體字相同,無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較為複雜,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無具體古時候寫法記錄。 例句: - 這座陵藉是一座古代皇帝的陵墓。 - 他在困境中尋找陵藉,最終戰勝了困難。 組詞: - 陵墓、陵寝、陵園、借藉、依藉、陵瞻等等。 近義詞: - 陵、冢、墳墓、墓地、墓葬等。 反義詞: - 坡地、草地、平地、原野等。 以上是關于“陵藉”這個詞的諸多方面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