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伍的意思、逃伍的詳細解釋
逃伍的解釋
謂充軍者逃離部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禁衛·儒臣校尉》:“ 爵 ( 徐爵 )先以騙詐充軍,逃伍走 保 ( 馮保 )門下。”
詞語分解
- 逃的解釋 逃 á 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環境或事物而離開:逃跑。逃敵。逃匿。逃遁。逃逸。 躲開不願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逃避。逃難(刵 )。逃彙。逃稅。逃世(避世)。 遁追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伍的解釋 伍 ǔ 古代軍隊的編制:一伍(五人)。 軍隊:入伍。落伍(掉隊)。 同伴的人:羞與為伍。 “五”的大寫。 姓。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逃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定義:指充軍者逃離軍隊或脫離隊伍的行為。古代多用于描述士兵逃避兵役或戰争中擅自離隊的情況,帶有貶義色彩。
- 引申意義:現代可泛指脫離集體、背離正道或逃避責任的行為。
二、曆史背景
- 起源:源自中國古代戰争時期,士兵逃離軍隊被視為嚴重背叛行為,可能面臨嚴厲懲罰(如明代文獻記載的案例)。
- 文獻例證:
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中提到“徐爵騙詐充軍,逃伍走保門下”,直接反映了該詞的曆史用法。
三、語言解析
- 拼音/注音:táo wǔ(ㄊㄠˊ ㄨˇ)。
- 構詞:
- “逃”意為躲避、離開(如逃跑、逃避);
- “伍”指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五人一伍),後泛指軍隊或集體。
四、使用場景
- 古代語境:多用于軍事或法律文書,強調對逃兵行為的斥責。
- 現代引申:可用于批評脫離團隊、違背規則的行為(如“學術研究中逃伍是不可取的”)。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案例或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逃伍
逃伍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逃和伍。逃的意思是離開或逃跑,伍的意思是部隊或隊伍。
逃的部首是辵,拆分後的筆畫數為5畫;伍的部首是人,拆分後的筆畫數為2畫。
逃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士兵離開或逃離自己所屬的隊伍或部隊。
在繁體字中,逃伍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逃可能會寫成“逃走”或“脫逃”,伍可能會寫成“伍卒”或“軍伍”。
以下是逃伍這個詞的例句:
1. 士兵因恐懼而逃伍。
2. 他被指控逃伍并受到軍法處罰。
對于逃伍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組,例如:
1. 逃兵:指離開自己隊伍的士兵。
2. 伍員:指在隊伍中的成員或士兵。
逃伍的近義詞包括逃荒、脫逃、逃亡等,而反義詞則有堅守、戰鬥、忠誠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