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補署的意思、補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補署的解釋

補任官職。《資治通鑒·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陽 ,入居宮中; 汴州 百官奉表來迎。詔諭以受 契丹 補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三年》:“禽酋豪者,隨職名高下補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補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可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補充或修改文件内容

基本含義:指在原有文件、契約等正式文書上補寫字迹,用于補充、修改或調整内容。
來源背景:古代文書制度中,正式文件一旦出現錯誤或需要調整,需通過“補署”進行修正。現代漢語中,該詞可引申為對已有計劃、方案等的補充或創新。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合同、協議等文書的修改,或比喻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


二、補任官職

基本含義:指補充任命官職,常見于曆史文獻中的官職任免場景。
曆史用例:如《資治通鑒》記載後漢時期“受契丹補署者皆勿自疑”,即指接受契丹任命的官員無需擔憂職位合法性。
結構解析:“署”本身有“辦理公務”或“代理職務”之意(如“署理”),因此“補署”可理解為填補官職空缺。


“補署”的兩種含義分别對應文書修正與官職任命,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用例,可參考《資治通鑒》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補署(bǔ shǔ)一詞的意思 補署一詞指的是在已有的文件、名單或文件上進行補充或追加寫字、簽名等操作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補字的“蔔”是補署的主體部首,而“者”是補署的旁邊部首。整個字一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補署這個詞源自于中文,其繁體字為「補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補署的漢字寫法并未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我需要你立刻将這份合同補署一下。 2. 因為有新的發展,我們需要對名單進行補署。 組詞 補充、籤署、追加、增補、補助 近義詞 用印、籤字、在上、填寫 反義詞 作廢、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