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厲聲責罵。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九:“後世訶詈故相,幾等兒童,欲鐫秩奪誥沒産發屍。”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佃戶 曹二 婦悍甚,動輒訶詈風雨,詬誶鬼神。”
“诃詈”(hē l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诃詈”指厲聲責罵,帶有嚴厲斥責的意味。該詞由“诃”(通“呵”,指責)和“詈”(罵)組合而成,強調斥責的激烈程度。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讀書鏡》《閱微草堂筆記》等古籍。
《诃詈》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言辭激烈、尖銳的辱罵或羞辱他人的行為或言語。
《诃詈》的部首是言(讠),由6個筆畫構成。
《诃詈》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莊子·外篇》中有相關記載。繁體字為「訶詈」。
在古代,「訶詈」的寫法與現代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訶」的左部為「言」,右部由「罒」+「口」構成;「詈」的左部為「言」,右部為「厲」。
1. 那個人用诃詈的話語攻擊了我,讓我感到非常受傷。
2. 他以尖酸刻薄的诃詈對待别人,導緻他失去了很多朋友。
3. 不管别人怎樣诃詈你,你都要保持鎮定和自尊。
1. 诃詈辱罵
2. 诃詈言辭
3. 诃詈攻擊
1. 辱罵
2. 責罵
3. 謾罵
1. 贊美
2. 贊揚
3. 表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