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暮景的意思、暮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暮景的解釋

(1) [dusk scene]∶傍晚的景色

(2) [old age situation]∶比喻人晚年時的景況

詳細解釋

(1).傍晚的景象。 唐 杜牧 《題敬愛寺樓》詩:“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 唐 靈一 《自大林與韓明府歸郭中精舍》詩:“孤煙生暮景,遠岫帶春暉。” 宋 劉敞 《春陰》詩:“江上浮雲聚,城中暮景兼。”

(2).指夕陽。景,日光。 唐 元稹 《種竹》詩:“鳴蟬聒暮景,跳蛙集幽欄。”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唐 杜甫 《一室》詩:“一室他鄉遠,空林暮景懸。”

(3).比喻垂老之年。 宋 胡宿 《乞楊安國改官奏》:“ 安國 授經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陰幾何?” 清 唐孫華 《中秋夜無月》詩:“暮景歡娛少,深居寂寞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暮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解釋

  1. 傍晚的景色
    指日落時分的自然景象,如晚霞、餘晖等。例如唐代杜牧《題敬愛寺樓》中“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通過“暮景”描繪雪後黃昏的蒼茫山色。

  2. 比喻晚年境況
    引申為對人生垂老階段的形容,常帶有歲月流逝的感慨。如宋代胡宿《乞楊安國改官奏》中“桑榆暮景,光陰幾何”,以“暮景”暗喻晚年時光短暫。


二、其他釋義

  1. 指夕陽的餘晖
    唐代元稹《種竹》詩“鳴蟬聒暮景,跳蛙集幽欄”中的“暮景”即指落日餘光。

  2. 文學中的情感寄托
    該詞常與孤寂、衰老等情感關聯。例如杜甫《一室》中“空林暮景懸”,以暮色烘托漂泊異鄉的蒼涼心境。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用法示例

通過不同語境,“暮景”既可具象描繪黃昏景象,也可抽象表達時間與生命的哲思。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暮景的意思

《暮景》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日落時分或傍晚的景色,暮色漸濃的景象。在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天空呈現出橙紅色,大地逐漸變暗,給人一種甯靜、溫馨的感覺。

暮景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暮景》共有兩個部首,其中“日”為左部,表示與太陽相關,而“景”為右部,表示景色。它一共有12畫。

暮景的來源

《暮景》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學,常用于詩詞、散文等描述自然景象的作品中。它描繪了黃昏時分的美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暮景的繁體

《暮景》的繁體字為「暮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暮景」的字形稍有差異。例如,「暮」的上部有一個「日」字,下部是「目」字,表示在太陽下眨眼的人。而「景」的下部是「夂」字,表示行走中途停留的樣子。

暮景的例句

1. 她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遠處的暮景,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柔和的陽光所籠罩。

2. 傍晚時分,公園裡的湖水倒映着天際的暮景,宛如一幅優美的畫卷。

組詞

暮光、暮色、暮年、暮霭、暮鼓晨鐘

近義詞

黃昏、傍晚、日落

反義詞

清晨、日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