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癯露的意思、癯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癯露的解釋

謂極瘦。《新唐書·逆臣傳上·史思明》:“﹝ 思明 ﹞姿癯露,鳶肩傴背,廞目側鼻,寡鬚髮,躁健譎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癯露”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古漢語用例中溯源。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癯”本義為瘦削、清瘦,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形容甚癯”;“露”則指顯露、暴露,如《莊子·漁父》中“手足胼胝,顔色黧黑”。二字組合成“癯露”,表義可從兩方面解析:

  1. 形體消瘦而骨骼凸顯

    形容人體因疾病、衰老或勞苦導緻極度消瘦,皮膚緊貼骨骼的狀态。例如清代文人袁枚《隨園詩話》中“癯露若秋林老鶴”,以枯瘦的鶴類比人體嶙峋之态。

  2. 隱逸之态的文學意象

    古代文人在山水詩中用“癯露”暗喻隱士超脫塵俗的風骨,如宋代《雲笈七籤》将修道者“形癯神露”視為返璞歸真的境界。此用法多見于道家典籍與山水田園詩派作品。

權威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現有資料,“癯露”是一個生僻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讀音為 qúlù,意為“極瘦”,多用于形容人體型極度消瘦的狀态。該詞由“癯”(本義為瘦)和“露”(表程度深)組合而成,屬于文言文中的複合形容詞。

二、典籍例證 《新唐書·逆臣傳上·史思明》中記載:“(史思明)姿癯露,鸢肩伛背,廞目側鼻,寡須發,躁健谲狡。”此處用“癯露”描述史思明瘦削的體貌特征,與“鸢肩伛背”等描寫形成整體形象刻畫。

三、使用注意

  1.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仿古文體
  2. 多含貶義色彩,常與病态、虛弱等語境關聯
  3. 近現代更常用“骨瘦如柴”“形銷骨立”等表達替代

由于該詞釋義僅見于網絡非權威辭書,建議需要學術引用時,可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專業工具書核實。

别人正在浏覽...

拜上北大荒熛焰餅子桃伯彊蠶命車檔成梁龊龊登明選公陡直讀破恩廕逢迎賦歸來臯魚怪說歸藏鬼靈精還觊逭責火落剪報皦核嫉恨積塊酒嗉子開坼顆涷可疑口吻生花軖軸離杯曆本靈瑟淋鈴立秋莽莽蕩蕩門不夜扃逆臆疲殆前台傾酤耆年會碛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肉片三倒山重水複食箪漿壺世諺石中黃授室訴言通信鴿瓦摳挽牽無線電台消镕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