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葦籥。 明 唐順之 《與安子介書》:“如葦簫土鼓而與朱絃玉磬金鐘大鏞相答響。”參見“ 葦籥 ”。
“葦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葦箫指古代用蘆葦制成的吹奏樂器,又稱“葦籥”或“葦鑰”。它是一種簡易的民間樂器,常與“土鼓”并稱,象征古樸的音樂形式,如明代唐順之《與安子介書》中描述:“如葦簫土鼓而與朱絃玉磬金鐘大鏞相答響。”
發音與詞性
拼音為wěi xiāo,屬名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現代使用較少。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多用于對比原始樂器與精制樂器(如玉磬、金鐘等),強調音樂形式的質樸性。例如在描述古代禮儀或民間活動時,常以“葦箫土鼓”組合出現。
相關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箫”的詳細含義(如形制、曆史演變),可參考相關音樂史資料或詞典來源。
《葦箫》指的是一種樂器,也叫葦笛,是一種古代的吹奏樂器。它由葦管和箫身組成,是中國古代傳統樂器中的一種。
《葦箫》的拆分部首為艹和⺣,拼音為wěi xiāo。
在《葦箫》這個詞中,葦的筆畫為7畫,箫的筆畫為11畫。
《葦箫》這個詞是由葦和箫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葦指的是一種水生植物,箫指的是一種樂器。
葦箫的繁體字為葦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葦箫的古代漢字寫法為葦簫。
1. 我學會了吹奏葦箫,能演奏一些古老的曲子。
2. 他用葦箫吹奏出悠揚的樂曲,讓人陶醉其中。
葦田、箫聲、葦谷、箫韻。
葦笛、箫。
鋼琴、吉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