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浩壤的意思、浩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浩壤的解釋

廣遠的地區。 唐 白居易 《除李遜京兆尹制》:“宜輟材于浩壤,佇觀政于輦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浩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浩壤(hào rǎng)指廣大的土地或廣遠的地區,常用于描述遼闊的地理空間。該詞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除李遜京尹制》:“宜辍材于浩壤,伫觀政于辇毂”,句中“浩壤”代指廣闊的疆域,與“辇毂”(京城)形成對比,強調從廣闊地區選拔人才。

二、單字解析

  1. 浩:本義為水勢浩大(如“浩瀚”“浩浩蕩蕩”),引申為“廣大、衆多”。在“浩壤”中強調空間的遼闊。
  2. 壤:指耕作過的柔軟泥土,後泛指土地或地域(如“土壤”“天壤之别”)。此處與“浩”組合,突出土地範圍的寬廣。

三、延伸寓意

作為名字時,“浩壤”被賦予象征意義:

四、應用場景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文或特定語境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白居易原文背景,可參考《白氏長慶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浩壤

浩壤(hào rǎ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浩”和“壤”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浩”字的部首是“水”,拼音是“hào”,它共有10個筆畫;“壤”字的部首是“土”,拼音是“rǎng”,它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浩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浩浩蕩蕩》一詩,意為土地廣袤、富饒肥沃。

繁體

繁體字為「浩穰」。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考古發現,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不同,例如“浩”字在甲骨文中表現為兩隻足和水的象形字,象征廣大流淌的水;“壤”字在甲骨文中則表現為兩個山形加上土字旁,象征土地。

例句

1. 這片土地上長滿了浩浩蕩蕩的莊稼,真是個浩壤的地方。

2. 他的胸懷寬廣,如同浩壤一般。

組詞

浩蕩、浩浩蕩蕩、富饒、土地等。

近義詞

廣袤、遼闊、肥沃等。

反義詞

狹小、貧瘠、荒蕪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