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土的意思、銜土的詳細解釋
銜土的解釋
(1).口含泥土。 三國 魏 曹叡 《短歌行》:“翩翩春燕,端集餘堂……銜土繕巢,有式宮房。” 晉 王嘉 《拾遺記·虞舜》:“ 舜 葬 蒼梧 之野,有鳥……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土成丘墳。”
(2).古代臣下請求死罪的一種表示。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姊妹哭訴於貴妃,妃銜土請命,事乃寝。”按, 清 趙翼 《廿二史劄記·太上皇帝》作“銜土祈哀”。參見“ 銜塊 ”。
詞語分解
- 銜的解釋 銜 (銜) á 馬嚼子。 用嘴含,用嘴叼:銜枚。燕子銜泥。 含在心裡:銜恨。銜冤。銜恤(含哀,懷着憂傷)。銜戢(斂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接受,奉:銜命。 指前後相接:銜接。 職務和級别的名號:學銜
- 土的解釋 土 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黃土。 疆域:國土。領土。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民間生産的(區别于“洋”):土方(民間流傳的藥方,亦稱“偏方”)。 不合潮流:土氣。 未熬制的鴉片:煙土。 中國
網絡擴展解釋
“銜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1.成語象征義:堅定不移的信念
- 基本含義:指人像口含泥土一樣堅定,象征毫不動搖的決心。這一解釋源自《論語》的引申義。
- 出處與背景:雖部分資料提到出自《論語·子罕》,但實際《論語》原文中并無“銜土”的直接描述。該成語可能由“與命與仁”的典故演變而來,強調為信念或道德準則堅守至死的态度。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形容人堅守原則、不為外界所動,如“他銜土般的意志令人敬佩”。
2.字面與曆史用法
- 自然行為描述:指動物(如燕子)用嘴含泥土築巢,例如三國曹叡《短歌行》中“銜土繕巢”即描述燕子銜泥修巢的場景。
- 古代禮儀行為:臣子通過“銜土”表示請罪或祈求寬恕。例如《楊太真外傳》記載楊貴妃“銜土請命”,以表悔過。
辨析與補充
- 權威性差異:成語象征義主要來自中等權威來源(如查字典),而曆史用法多見于低權威網頁,需結合文獻原文進一步考證。
- 常見誤用:部分網頁将《論語》作為直接出處,存在引用錯誤,需注意區分。
若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短歌行》《拾遺記》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土》的意思
《銜土》一詞是指承擔起埋葬屍體的責任。當有人去世時,家人或親友要負責将其遺體埋葬,并舉行相應的葬禮儀式。這個詞中的“銜”意為承擔、負責,“土”指的是埋葬的土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銜土》一詞的拆分部首為“行”,即“彳”;拆分筆畫為8畫。
來源
《銜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中記載的一種古代葬禮儀式。在古代中國社會,埋葬儀式非常重要,被視為對逝者的尊重和敬意。
繁體
《銜土》的繁體形式為「銜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銜土》的“銜”字寫作“啣”,“土”字寫作“士”,整個詞的寫法為“啣士”。
例句
1. 在他去世後,他的親人感激不盡地銜土埋葬了他。
2. 銜土的人們肩負着祭掃逝者的重責。
組詞
銜輿、銜環、銜水
近義詞
入土、葬、安葬
反義詞
掘墓、翻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