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橫眉努目。 李居民 《四個小故事·鐵山廟“拜神”記》:“原來他發現站在他面前的人群個個都橫眉豎目,向他揮着拳頭。”
“橫眉豎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éng méi shù m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形容人憤怒或不滿時的表情,表現為眉毛向兩側伸展、眼睛睜大,顯得兇狠或激動。常用來刻畫對峙、沖突場景中的神态,例如:“他橫眉豎目地瞪着對方,氣氛瞬間緊張。”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彭公案》《王昭君》等原著。
“橫眉豎目”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一個人憤怒、氣憤的表情或态度。具體地說,橫眉指眉毛向外彎曲,豎目則指眼睛睜得很大。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憤怒到極點,眼神中透露出不滿、憤怒或蔑視等強烈的情緒。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日”和“目”,其中“日”表示“太陽”,象征着火焰和憤怒;“目”則表示“眼睛”,是構成這個成語的關鍵部分。
“橫眉豎目”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一書。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眉毛和眼神的表情來傳達情感。所以,當一個人的眉毛向外彎曲,眼睛睜得很大時,就表示他非常憤怒。
在繁體字中,“橫眉豎目”這個成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什麼差别。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一些不同,但是“橫眉豎目”這個成語的古時候的寫法和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下面是一個使用“橫眉豎目”的例句:
他聽到那個消息後,橫眉豎目地指責了我一番。
在這個例句中,使用了“橫眉豎目”這個成語來形容這個人憤怒的表情,表示他非常生氣地指責了我。
一些與“橫眉豎目”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怒目而視”“瞪眼”“怒火中燒”等等;而與之相反的詞語則包括“和善”“溫和”“柔和”等等。
除了作為成語,也可以用“橫眉豎目”這個詞來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橫眉冷目”“豎目而視”等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