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狼望的意思、狼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狼望的解釋

(1).如狼之顧望。 漢 王粲 《大暑賦》:“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

(2). 匈奴 地名。《漢書·匈奴傳下》:“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 狼望 之北哉?” 顔師古 注:“ 匈奴 中地名也。”一說謂狼煙候望之地。《資治通鑒·漢哀帝建平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餘謂邊人謂舉燧為狼煙。狼望,謂狼煙候望之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擁 狼望 於黃圖,填 盧山 於赤縣。” 唐 張說 《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刮 狼望 之祲,鏡乎太清;卷 澣海 之波,靜而可掃。” 宋 司馬光 《和潞公遊天章楚谏議園宅》:“早晚平 狼望 ,同來舉壽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狼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本義:如狼之顧望

指像狼一樣警惕地張望或顧視,常用于形容戒備、機警的狀态。該釋義源自漢代王粲的《大暑賦》:“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通過狼的警覺姿态烘托環境的嚴酷。


二、引申義:匈奴地名或邊塞代稱

  1. 匈奴具體地名
    《漢書·匈奴傳下》提到“狼望之北”,漢代學者顔師古注為“匈奴中地名也”,即匈奴境内的某個特定區域。

  2. 狼煙候望之地(争議說)
    宋代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狼望”指古代邊塞用于舉狼煙(烽火)的瞭望據點,與防禦體系相關。唐代張說、司馬光等文人亦在詩文中沿用此意,如“刮狼望之祲,鏡乎太清”(《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資治通鑒》及相關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狼望的意思

狼望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狼注視着獵物,準備要撲向它的姿态。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某人兇狠地盯着目标,準備發起攻擊或者搶奪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狼望的拆分部首是犬(狗)和日(太陽),它有11個筆畫。

來源

狼望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狼是一種兇惡的野獸,通常以群體行動,而且狼對于捕獵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和敏銳的嗅覺。狼望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狼準備撲向獵物的情景。

繁體

狼望的繁體寫法為「狼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狼望的時候,會使用「狼窺」來表示。

例句

他眼神如狼望羊,讓人感到害怕。

組詞

狼望可以和其他詞組合使用,例如狼狽、兇猛、咆哮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狼視獵物、盯着、注視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輕視、忽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