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評說的意思、評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評說的解釋

[comment;evaluate] 評論;評價

詳細解釋

品評論說。《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自 潁川 邯鄲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曹植 ﹞於是乃更著衣幘,整儀容,與 淳 評説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區别之意。” 清 姚鼐 《覆魯絜非書》:“於所寄文,輒妄加評説,勿罪勿罪。” 陸文夫 《小販世家》:“誰也沒有想到那些叫人發瘋和自6*殺的大字報,竟能拯救 朱源達 于水火之中!事物的功過實在難以評說。”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評說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評說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動詞:評論與闡述

    指對人物、事件或現象進行分析、議論和判斷。

    例:曆史學家常評說曆代帝王功過。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7b3f1c1f-2.html

  2. 名詞:評價性言論

    特指針對特定對象發表的見解或結論。

    例:民間對這部新劇的評說褒貶不一。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鍊接:http://www.cishu.com.cn/cp/front/book.action?bookId=10000020


二、語義演變


三、用法特征

  1. 對象廣泛性

    可針對具體事物(如作品、行為)或抽象概念(如思潮、趨勢)。

  2. 隱含主觀性

    包含評價者的立場與價值判斷,區别于純客觀陳述。


同義辨析

詞彙 側重點 示例
評說 系統性分析 評說社會現象
評價 價值判斷 評價學術成果
議論 多人讨論 衆人議論政策利弊

權威參考: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顯示,“評說”在社科類文本中使用頻率高于日常對話(數據統計周期:2000-2020年)。

鍊接: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

網絡擴展解釋

“評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對事物進行評論或評價,通常涉及對好壞、優劣的判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評讀為píng shuō,意為通過分析、判斷對某事物發表看法,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的評價。例如:“評說一部電影的藝術價值”或“評說曆史人物的功過”。

  2. 特點與标準

    • 主觀與客觀結合:評說既可能基于個人主觀觀點(如情感偏好),也可能依據客觀标準(如行業規範、社會共識)。
    • 内容多樣性:涵蓋對事件、人物、作品等的分析,常見于學術讨論、日常交流或媒體評論中。
  3. 曆史與詞源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注引文獻,指“品評論說”,如曹植與學者探讨哲理時的論述。清代姚鼐在書信中也提到“妄加評說”,體現其長期的語言使用傳統。

  4. 使用場景

    • 日常場景:如朋友間對某部劇集的評價。
    • 正式場合:學術論文中對理論的分析,或新聞中對社會事件的解讀。
  5. 近義詞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評論”“評價”,法語中對應“commenter”(評論)和“évaluer”(評估)。反義詞則需根據語境判斷,如“沉默”或“漠視”。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跨語言應用,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7)。

别人正在浏覽...

安食變勢産褥熱搊擡穿紅着綠垂垂滴漣漣陊泐都統籠非凡糞牆斧木該歪高倉健根據盤互紅蓮吼雷吼怒芔歙胡椒酒戛觸井渠舊儒卷席而居莙荙菜亢厲會計師困殆郎台亂媒拿摩溫内逆黏貼排矟痞疾匹馬北方平仲俏俐耆将秋軸雀喜仁果鋭勢三尺僮聖雄時晦詩禮之訓飾身受罰收發室嘶唧隨命歲月如流泰否鐵公雞亡猿災木位居慰姁文曲星物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