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漢書·王莽傳中》:“昔 齊太公 以淑德累世,為 周氏 太師,蓋予之所監也。”《後漢書·崔寔傳》:“母有母儀淑德,博覽書傳。” 唐 裴铏 《傳奇·崔炜》:“ 田夫人 淑德美麗,世無儔匹,願君子善奉之,亦宿業耳。” 明 劉基 《雞鳴曲》:“ 齊妃 播淑德,感彼蟲薨薨。”
“淑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女性的品德修養,以下是詳細解釋:
淑德(拼音:shū dé)指女性溫柔賢淑、善良美好的品德,常用來贊譽符合傳統道德标準的女性美德。該詞由“淑”和“德”組成:
淑德包含以下特質:
如今“淑德”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例如:
“賢良淑德”常與之連用,強調女性兼具智慧、善良與德行。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如唐代《傳奇·崔炜》),可參考相關古籍。
《淑德》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女性修養高尚、品德良好;也可以指女子貞淑美好的品質。
《淑德》這個詞由左右結構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水」,右邊的部首是「心」。它一共由14個筆畫組成。
《淑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女性的美德被很高地重視,對于女性來說,擁有淑德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品質。這個詞彙在後來的文化傳承中也得到了延續。
《淑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淑德」,字形結構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淑德」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其寫法為「淑德」。
1. 她一直以來都以溫和善良的态度待人接物,展現出了典型的淑德。
2. 她是一個具有淑德的女子,非常受人尊敬。
淑女、淑女風範、德行淑慎
德藝雙馨、美德
品行惡劣、品德不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