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兵器名。形如狼牙棒,較短。《中國民間故事選·天牛郎配夫妻》:“一進三門,鬼呲呀舉起狼牙錘就要打你。”
狼牙錘是古代冷兵器的一種,其名稱來源于錘頭密布的狼牙狀尖齒,具有以下特點:
狼牙錘屬于打擊類武器,通常由金屬錘頭和長柄構成。錘頭呈渾圓形或短棒狀,表面布滿尖銳鐵釘(形似狼牙),通過揮動産生的沖擊力和刺穿效果造成傷害。與狼牙棒的主要區别在于柄長不同,狼牙錘通常更短小靈活。
在《中國民間故事選·天牛郎配夫妻》等文學作品中,狼牙錘被描述為具有威懾力的武器。其殺傷力主要源于兩方面:
作為成語使用時,“狼牙錘”比喻具有毀滅性力量的工具或手段,強調攻擊的兇猛和不可抵擋。
注:相關構造細節可參考兵器圖譜,部分博物館藏有實物複原品。
狼牙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狼"、"牙"、"錘"三個字構成。其中,"狼"是一個獨體字,表示一種野生的哺乳動物;"牙"是一個象形字,代表牙齒;"錘"是由"钅"(金屬部首)和"垂"(垂直)兩個部首組成的字,表示一種用以敲打物體的工具。
狼牙錘來源于古代的農具,形狀上似乎特别像狼的利齒,因此得名為狼牙錘。這種錘子通常由金屬制成,具有鋒利的牙狀部分,用于砸擊或敲打物體。
繁體字中的狼牙錘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狼牙錘的字形稍有不同。當時的寫法是"囫牙鎚",其中"囫"代表完整,表示錘子的整體形狀。後來,字形漸漸演變為現在的樣子。
例句:
1. 他手中握着一把狼牙錘,輕松地砸碎了石塊。
2. 制作人員使用狼牙錘将金屬釘釘入木頭。
組詞:
狼牙錘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狼狽(比喻困窘或處境艱難)
2. 錘煉(鍛煉;磨煉)
3. 錘擊(用錘子擊打)
近義詞:
與狼牙錘意義相近的詞有:
1. 狼牙棒(形狀也像狼牙的實心棒)
2. 錘子(一種常見的敲打工具)
3. 錘頭(錘子上部的用于敲打的部分)
反義詞:
與狼牙錘意義相反的詞有:
1. 柔和(表示溫和,柔軟)
2. 柔軟(質地柔軟易彎曲)
3. 脆弱(易碎或容易受到傷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