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覓句的意思、閉門覓句的詳細解釋
閉門覓句的解釋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中:“﹝ 陳師道 ,字 無己 ﹞與諸生徜徉林下,或愀然而歸,徑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興,取筆疾書,則一詩成矣。”後因以“閉門覓句”形容作詩時冥思苦想。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閉門覓句 陳無己 ,對客揮毫 秦少遊 。” 宋 楊萬裡 《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詩:“閉門覓句非詩法,隻是征行自有詩。” 陳去病 《晝寝雜感》詩之六:“閉門覓句渾閒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詞語分解
- 閉的解釋 閉 (閉) ì 關,合:封閉。閉門。閉合。閉關鎖國。閉門思過。閉月羞花。 結束,停止:閉會。閉幕。閉市。 堵塞,不通:閉氣。閉塞(?)。 姓。 關合開睜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 覓句的解釋 亦作“覔句”。指詩人構思、尋覓詩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詩:“覓句新知律,攤書解滿牀。”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劉昭禹》:“﹝ 劉昭禹 ﹞嘗與人論詩曰:‘五言如四十箇賢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
網絡擴展解釋
“閉門覓句”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作詩或創作時關起門來冥思苦想、反複推敲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閉門(關上門)、覓句(尋找詩句),合指關起門來專注于詩句的構思。
- 深層含義:強調創作過程中的專注與艱辛,常指脫離外界環境獨自苦思,甚至達到忘我境界。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宋代徐度《卻掃編》記載陳師道(字無己)的創作習慣,他常獨自登榻蒙被苦吟,再“取筆疾書”成詩。
- 詩歌引用:黃庭堅在《病起荊江亭即事》中寫道:“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通過對比陳師道與秦觀(秦少遊)的創作風格,進一步固化此成語的意象。
3.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連動式成語,多作謂語,用于形容寫作或藝術創作的情境。
- 例句:
- 陳去病《晝寝雜感》:“閉門覓句渾閑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 現代引申:可用于描述作家、學者等專注創作的狀态,如“他整日閉門覓句,終于完成這部詩集”。
4.引申思考
- 褒貶色彩:中性詞,既肯定專注态度,也隱含脫離現實、過度依賴苦思的潛在批判。
- 現代啟示:創作需平衡“閉門”的專注與“開門”的靈感汲取,避免閉門造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卻掃編》原文或黃庭堅詩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閉門覓句是一個中國成語,意思是在閉門的狀态下尋找詩句或文章的句子。它的拆分部首是“門”和“句”,筆畫分别為3畫和5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大緻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閉門靜心創作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閉門覓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閉門覓句在古語中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比較接近,通常沒有太大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整天都在閉門覓句,希望能夠寫出一首優美的詩歌。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閉門思過、閉門思愆、尋覓、尋找等。近義詞可以是找尋、尋覓等,而反義詞可以是公開、外出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