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寇鄧的意思、寇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寇鄧的解釋

東漢 寇恂 、 鄧禹 的并稱。二人皆 光武 中興名将。 漢 永平 中 顯宗 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 寇 鄧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宮 雲台 。 唐 杜甫 《述古》詩之三:“吾慕 寇 鄧 勳,濟時信良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寇鄧”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曆史人物并稱(主流解釋)

  1. 指代人物
    指東漢開國名将寇恂和鄧禹,二人均為漢光武帝劉秀的功臣,輔佐其建立東漢王朝,史稱“光武中興”。

    • 寇恂:以謀略和治理能力著稱,曾鎮守河内,保障劉秀後方糧草。
    • 鄧禹:劉秀麾下重要軍事将領,位列“雲台二十八将”之首。
  2. 曆史記載
    漢明帝永平年間,為表彰功臣,在南宮雲台繪制了寇鄧等二十八位将領的畫像,杜甫《述古》詩中亦有“吾慕寇鄧勳,濟時信良哉”的贊頌。


二、引申含義(少數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強盜和惡勢力”,可能源于“寇”字本身有“盜匪”之義,而“鄧”或為姓氏的泛指。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缺乏明确曆史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


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寇鄧

寇鄧是一個中文詞彙,本意是指古代的盜賊或者土匪。它的拆分部首為⻍和辶,其中⻍是指古代的弓,辶表示行走。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4。

寇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戰國時期。寇指的是那些以劫掠為生的盜賊,鄧是一個代表行走的動作。這個詞的本意是指那些經常進行搶劫和劫掠的土匪。

在繁體字中,寇鄧的寫法一般保持不變,和簡體字一樣都是“寇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寇鄧有一些不同的形态。例如,在篆書中,寇鄧可以寫作“寇鄧”。在隸書中,寇寫作“寇”,鄧寫作“鄧”。這些不同的寫法反映了漢字演變的曆史過程。

以下是一些寇鄧的例句:

  1. 寇鄧四起,百姓生活困頓。
  2. 他曾經是個寇鄧,但現在已經改過自新。
  3. 古代社會經常有寇鄧出沒,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一些與寇鄧相關的組詞包括寇盜、寇掠、劫寇等。這些詞都與盜竊、劫掠等負面行為相關。

寇鄧的近義詞可以是盜賊、匪徒、土匪等。這些詞具有類似的意義,都指的是以非法手段獲取財物的人。

與寇鄧相對的反義詞可以是守法公民、正直人等。這些詞表示行為端正、守法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