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急而苛猛的賦稅。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歛暴徵求考課。”
“急斂暴征”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í liǎn bào zhēng,主要用于描述賦稅征收的嚴苛性和急迫性。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杜陵叟》: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意為官吏明知災情卻不報告,反而加緊征稅以求政績考核通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學背景,可參考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或相關曆史文獻。
《急斂暴征》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急速征收賦稅以解決財政需要。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急斂暴征》中,急的部首是心,斂的部首是攴,暴的部首是日,征的部首是彳。急為七畫,斂為十四畫,暴為十五畫,征為七畫。
來源:《急斂暴征》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定公十二年》。根據該文翻譯,它的出處為:商王季曆:“斂,征也,暴者,暴征也。”
繁體:急斂暴徵(徵是“征”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用筆寫漢字的方式與現代有些不同。關于急斂暴征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參考《康熙字典》中的古文字形:急 – 忄– 又– 卩,斂 – 尞– 攴– 爪,暴 – 日– 瓜,徵 – 彳– 又– 庚。
例句:政府為了解決經濟困難,急斂暴征,給人民增加了巨大的負擔。
組詞:急症、征召、斂財、暴力。
近義詞:緊急征收、急速征稅。
反義詞:溫和征稅、緩慢征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