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制的箭靶。 宋 葉適 《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始,有旨射鐵簾,公多與金銀,鼓舞将士。”《宋史·兵志九》:“ 淳熙 間,立槍6*手及射鐵簾格。上謂輔臣曰:‘聞射鐵簾,諸軍鼓躍奮厲。’”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鐵簾漢語 快速查詢。
“鐵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鐵制的箭靶,主要用于古代軍事訓練或比武場合。這一解釋在《宋史·兵志九》和宋代葉適的墓志銘中均有記載,例如《宋史》提到“射鐵簾格”作為軍事訓練項目,皇帝曾稱贊此舉能鼓舞士氣。
曆史背景
宋代軍隊中,“射鐵簾”是一項重要訓練内容。據記載,朝廷會通過設立鐵簾靶并獎勵金銀的方式激勵将士提升射箭技能,體現了當時對軍事訓練的重視。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鐵簾”可比喻堅固的屏障或封鎖線,例如形容軍事防線或國境封鎖。但這一用法在權威曆史文獻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字詞構成
“鐵簾”的核心含義為鐵制箭靶,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涉及比喻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或葉適文集等原始文獻。
鐵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為金和巾,筆畫總計為16畫。
鐵簾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武帝劉裕所著的《晉書·志第四十五·文苑四》中。這個詞是描述宮殿門前的鐵栅門,類似于現代兵營或重要場所設置的緊閉的鐵門,用以阻隔外界人員。
鐵簾的繁體字是「鐵簾」。
在古代,鐵簾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需注意的是,在古代字體中經常出現的錯别字或異體字,因此有時會看到一些不同的寫法。然而,鐵簾一詞的基本形态仍然相似,通常由金和巾兩個部首組成。
1. 他站在鐵簾前,目送着隊伍的離去。
2. 宮廷内外有一道鐵簾嚴密封鎖,一般人是無法進入的。
鐵簾可以與一些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結合形成新的詞語:
1. 鐵簾緊閉
2. 鐵簾下沉
3. 鐵簾圍繞
4. 鐵簾防護
1. 鐵門:與鐵簾意思相近,形容重而嚴密的門。
2. 鐵栅:也指類似鐵簾的緊閉門,常用于栅欄、蓋井等。
3. 鐵屏:用鐵制成的屏風或者屏障,與鐵簾作用類似。
1. 敞開:與鐵簾相對的詞語,意為打開或敞開。
2. 開放:表示門戶敞開,沒有限制或封閉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