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倍的意思、鄙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倍的解釋

淺陋背理。倍,通“ 背 ”。《論語·泰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朱熹 集注:“鄙,凡陋也。倍,與‘背’同,謂背理也。” 清 恽敬 《<五宗語錄删存>序》:“鄙倍不可訓者十之七。”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然所謂才者,惟在能詩,所舉佳篇,復多鄙倍,如鄉曲學究之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鄙倍”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形容言辭或行為的淺陋、違背常理。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鄙:指粗俗、淺陋,可引申為見識短淺或品質低劣。
    • 倍:此處通假為“背”,意為違背、背離(常理)。
    • 整體:組合後表示“淺陋而背理”,多用于批評言辭或行為不合規範、缺乏修養。
  2. 詞性及用法

    • 屬形容詞,常用于書面語境,帶有貶義色彩。例如形容人說話“鄙倍不可訓”(粗俗且違背道理)。

文獻來源

  1. 古代典籍

    • 出自《論語·泰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朱熹注釋:“鄙,凡陋也;倍,與‘背’同,謂背理也。”
    • 清代恽敬在《五宗語錄删存序》中亦用此詞,強調其“不可訓”(不可效仿)的特性。
  2. 詩詞用例

    • 宋代廖剛《次韻王元衷見寄》提到:“青雲有勝友,勉我去鄙倍。”意為良友勸誡遠離淺陋背理之行。
    • 清代諸錦《诔字》中“鄙倍谄佞不可為”,進一步凸顯其貶義語境。

補充說明

“鄙倍”多用于批評言行不合常理,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與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及朱熹集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倍這個詞意思是輕視、看不起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角和卑,總共有14畫。鄙倍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鄙和倍兩個字合并而成。在繁體字中,鄙為鄙,倍為倍。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鄙的寫法有時候會使用“辛一”部首。“辛”是古代漢字的一個部首,意為苦;“一”是一個偏旁,表示一的意思。例如,可以用“鄙視”這個詞來構造句子,如“他對貧困人群心存鄙視”,表示他看不起貧困人群。鄙的意思接近于蔑視、輕蔑;而倍的意思是翻倍、增加。所以,鄙倍的意思是看不起、輕視并加倍、增加的意思。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不屑和嘲笑。一些與鄙倍意思相近的詞有輕視、蔑視、輕蔑;相反的詞有尊重、器重、注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