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款引的意思、款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款引的解释

谓从实认罪。《魏书·李崇传》:“ 崇 察知之,乃以儿还 泰 ,詰 奉伯 诈状。 奉伯 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北史·循吏传·苏琼》:“ 徐州 城中 五级寺 忽被盗铜像一百躯……尔后十月,抄贼姓名及赃处所,径取掩,悉获实验,贼徒款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款引”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司法文书和历史文献中,其核心含义指犯人招认罪行的供词或供状。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古籍用例的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名词):

    • 犯人招认罪情的供词。 这是“款引”最核心和最常见的含义。“款”有“诚恳、如实”之意,“引”有“陈述、招认”之意,合起来指犯人如实招认罪行的书面或口头陈述。例如《宋史·刑法志》中记载的司法程序常涉及对“款引”的核实。
  2. 引申用法(动词 - 较少见):

    • 招认罪行。 在特定语境下,“款引”也可作为动词使用,意为“招供”、“认罪”。这种用法相对名词用法较少见,更常出现在对司法过程的描述中。例如某些明清案卷或笔记小说中可能有“犯人终于款引”的表述。

权威来源与引用:

“款引”是一个具有特定法律和历史色彩的词汇,主要指古代犯人对所犯罪行所作的供述或记录这些供述的文书(供词)。其使用主要局限于古代司法语境和历史文献记载中。理解该词需结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语文工具书的释义,并参考《宋史·刑法志》等原始史料中的具体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和文献记载,“款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款引(kuǎn yǐn)指“从实认罪”,即犯人如实交代罪行或承认犯罪事实。该词多见于古代司法语境,强调自愿供述的真实性。

二、文献例证

  1. 《魏书·李崇传》记载:“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描述犯人因事实败露而坦白。
  2. 《北史·循吏传·苏琼》中提到盗贼案:“贼徒款引,道俗叹伏”,指盗贼认罪后众人叹服。

三、用法说明

四、注意

部分非权威网页(如)将“款引”解释为“委婉引导他人”,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可能是对词语的误解或混淆。建议以权威词典和经典文献释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法射线傍实变様不学无术察罕寸志丹陵到家跌跌撞撞东庄图剟取畈田封内俯项格化乖愆海塞何伤诃问洪绪焕焕虎彪彪回娘家会性鹘拳咭溜搭剌畸士久负盛名空黄纍爵六骡流质食物旅人门第泥塑木雕牛后陪衬其次轻舫三时僧迦梨盛阳申鉴神流气鬯审期尸罗饰外轼辙守宫槐手脚乾净兽挺水泉沓嬲同举通路酒团头土力小不起小黄鱼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