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鴻的意思、露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鴻的解釋

即露鹄。 宋 利登 《齊天樂》詞:“聽四壁松聲,欲短還細。似近如遙,露鴻聲亂 楚 天外。”參見“ 露鵠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鴻"一詞屬于較為罕見的文學化表達,其核心含義指向暴露在野外或露水中的鴻雁,常用于古典詩文中營造孤寂、漂泊或高潔的意境。以下從漢語詞典及文獻角度詳釋其義:


一、字義溯源與基本釋義

  1. “露”

    • 本義指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的水珠(《說文解字》:露,潤澤也)。

    • 引申為“暴露于野外、無遮蔽”的狀态(如《荀子·富國》:“田疇穢,都邑露”)。

  2. “鴻”

    • 特指鴻雁(《說文解字》:鴻,鴻鹄也),象征信守、遠征或孤高意象(如《詩經·鴻雁》:“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合義:“露鴻”即置身于露天野外的鴻雁,強調其遠離庇護、直面自然的生存狀态。


二、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1. 漂泊羁旅之悲

    鴻雁遷徙的特性常喻遊子離愁。如明代張煌言《舟行望野燒》中“露鴻聲急欲霜天”,以寒露中的鴻聲烘托羁旅孤寂。

  2. 高潔不染之志

    鴻雁栖宿野澤,不染塵俗,象征士人清節。如《吳越春秋》載越王“仰觀天文,集于蒼生,似如鴻燕之野”,暗喻堅守本心。

  3. 時序更替之兆

    露水與鴻雁均為秋季典型意象(如“白露為霜”“鴻雁來賓”),共構蕭瑟意境,見《禮記·月令》對物候的記載。


三、現代使用與考據

現代漢語中“露鴻”極少單獨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未單列詞條,但可從構詞法及文獻用例推證其義。其意涵始終圍繞自然場景中的鴻雁,承載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參考文獻

  1. 張煌言《舟行望野燒》,收錄于《張蒼水集》,中華書局,1959年。
  2. 趙晔《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周生春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3. 《禮記·月令》,王文錦譯解本,中華書局,2001年。
  4.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2013年。
  5. 《詩經·小雅·鴻雁》,程俊英譯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網絡擴展解釋

“露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主要如下:

一、基本詞義

“露鴻”讀音為lù hóng,意為“露鹄”(大雁)。其中“露”指霜露時節,“鴻”即大雁,特指秋季天降霜露時肥美的大雁。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引用
    宋代詞人利登在《齊天樂》中寫道:“似近如遙,露鴻聲亂楚天外”,通過描繪秋日大雁的鳴叫,渲染出空曠寂寥的意境。
  2. 曆史典籍
    《漢語大詞典》提到“露鹄”即大雁,因霜露時節大雁活動頻繁且肥美,故得此名。

三、擴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滬江詞典)和(網絡釋義)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便所别有用心舶貨不惺憽出版者搥牛聰哲摧折丹鵲丹霜倒床倒反叮叮抵突放龍入海梵宮匪盜風標公子跗萼高朋滿座更老弓劍蠱師旱幹皓樂鶴井合散鴻漸之儀華鉛健步如飛建除家簡寡劍號截尾極鋒今蟬蛻殼開坼匡救狼虎谷兩腳書櫥籠餅鳴蚿墨務官摹襲嘔符辟儒碁布榷筦三犧掃平生賤侍書手榜熟間熟面孔談犀填謝旺密無頓潟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