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初步發展時期的藝術。開始于意大利,後擴大到尼德蘭、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并席卷全歐洲。以貫徹現實主義和體現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畫家達·芬奇、拉斐爾,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等。作為西方近代藝術源頭的文藝複興藝術,其基本風格和表現技法構成了西方近代藝術的主要傳統,影響極其深遠。
文藝複興藝術是14-17世紀歐洲(以意大利為中心)興起的一場重大藝術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思想,強調對人性的解放與理性探索,并對西方藝術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以下是詳細解析:
文藝複興藝術(Renaissance Art)源于14世紀意大利,後擴展至全歐洲。它得名于“複興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理念,主張擺脫中世紀宗教神權的束縛,轉而關注人的價值與現實生活。這一時期藝術形式涵蓋繪畫、雕塑、建築等,被視為西方近代藝術傳統的源頭。
文藝複興藝術不僅是技法與風格的革新,更是人類思想史上的裡程碑。它通過重新诠釋古典文化,确立了以人為核心的創作理念,至今仍是藝術領域的重要參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作品或曆史背景,可查閱相關藝術史文獻或博物館資料。
文藝複興藝術是指15至17世紀歐洲發生的一次文化運動,它催生出了許多藝術和文學上的創新。這個詞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解成三個部分:文(10畫),藝(7畫),複興(13畫)。
“文藝複興”一詞最早出現在19世紀,由德國學者約翰·華格爾(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提出,他用這個詞來形容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獨特文化現象。在繁體字中,文藝複興可以寫作“文藝復興”。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些不同。關于“文藝複興”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含義并未改變。
1. 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家們追求人體比例的完美。
2. 他的作品展示了文藝複興對藝術形式和技巧的突破。
1. 文學:藝術形式之一,用語言表達思想和情感。
2. 複興:指被重新發現或重新流行。
3. 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的人。
文藝複興藝術的近義詞可以包括藝術複興、文藝複興時期藝術等。
與文藝複興藝術的概念相對應的詞可能是保守主義藝術或後現代藝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