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骨。 元 元怀 《拊掌录》:“不必他物,但公库送与四两乾艾,於尻骨上作一大炷灸之。”
“尻骨”是中医和解剖学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解剖位置
尻骨指脊柱末端的楔形骨骼结构,位于腰椎以下、尾椎以上,与骨盆相连。它由五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
中医文献记载
出自《素问·骨空论》,中医称其为“尾骶骨”,涵盖骶骨与尾骨区域。
中医与现代解剖学对“尻骨”的界定略有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素问·骨空论》或现代解剖学教材。
《尻骨》是一个汉字词,其意指人体的尾骨。尾骨位于人体骨盆的末端,是由3-5块融合而成的,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尻骨》的部首是骨字旁,它通常出现在与骨骼相关的汉字中。《尻骨》总共有9个笔画。
《尻骨》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臀骨」。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尻骨」通常写作「尢骨」。尢是尾巴弯曲的意思,尾巴也与尻骨的位置相对应。
以下是一些使用《尻骨》的例句:
1. 练瑜伽时,注意保护你的尻骨,避免受伤。
2. 长时间坐姿不动,会给尻骨带来压力。
《尻骨》可以作为部分组词的构成元素。例如:
1. 尾骨
2. 骶骨
3. 骨盆
近义词:尾骨、臀骨
反义词:头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