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心頓足的意思、椎心頓足的詳細解釋
椎心頓足的解釋
同“ 椎胸頓足 ”。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吾嘗縱覽本朝入主中夏以來二百餘年之往事,若者為失機,若者為養癰,若者為種禍,若者為激變,每一循省未嘗不椎心頓足,仰天而長慟也。”
詞語分解
- 椎心的解釋 捶擊胸口。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九·韋蘇州》:“惶怖無暇,縶維不安。仰天椎心,收血續淚。”參見“ 椎心泣血 ”。
- 頓足的解釋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着急。《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
網絡擴展解釋
“椎心頓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形容人因極度悲痛、悔恨或焦慮而表現出的激烈情狀,常用于表達對無法挽回之事的懊悔。該成語由“椎心”(捶打胸口)和“頓足”(跺腳)兩個動作組成,通過肢體語言強化情感表達。
2. 發音與結構
- 拼音:chuí xīn dùn zú(部分來源标注為 zhuī xīn dùn zú,但“chuí”更常見)
- 結構:聯合式成語,含貶義色彩,多作謂語或狀語。
3. 典型用法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 對重大失誤或錯失機會的懊悔(如梁啟超在《中國積弱溯源論》中的引用);
- 面對無法改變的結果時内心的煎熬(如曆史事件反思或情感創傷)。
4. 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椎胸頓足、捶胸頓足
- 區别:與“捶胸頓足”相比,“椎心頓足”更強調内心的痛苦而非單純肢體動作。
5. 來源與發展
最早見于近代文獻,梁啟超的引用使其傳播更廣,現多用于書面語境。
建議通過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查看完整例句及用法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椎心頓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在悔恨或憤怒時,心情非常激動和痛苦。下面是對該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以及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簡短回答:
拆分部首和筆畫: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心,共有12個筆畫。
來源:《椎心頓足》最早見于《三國演義》,形容劉備對自己錯失奪取江山的機會感到非常痛苦和憤怒。
繁體:椎心頓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槌心頓足
例句:他想到自己錯失了一次升職的機會,心中椎心頓足。
組詞:椎心、頓足
近義詞: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反義詞:豁達灑脫、無所畏懼
希望這些簡短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