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神木的意思、神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神木的解釋

(1).靈異的樹木。《文選·班固<西都賦>》:“於是靈草冬榮,神木叢生。” 李善 注:“神木靈草,謂不死藥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薛綜 注:“神木,松栢靈壽之屬。”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海外南經·不死國》:“赤泉駐年,神木養命。”

(2).藥用植物名。即黃松節。治風寒冷濕。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茯苓》:“神木,即茯神心内木也。又名黃松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神木”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1. 成語含義(比喻人才)
    指高大、非凡的樹木,常用來比喻傑出人物或卓越才能。如“神木”形容在學術、藝術等領域表現突出的人才。這種用法強調其象征意義,常見于文學或日常贊譽中。

  2. 地名來源(陝西神木市)
    源自唐代三棵巨松的傳說。據記載,唐代時當地有三棵需兩三人合抱的巨松,被稱為“神木”,後演變為縣名(今神木市)。這一名稱承載了曆史與自然結合的獨特文化意義。

  3. 自然與宗教屬性

    • 靈異樹木:指被認為具有神性的古樹,如《三國演義》中提到的“梨樹之神”或河道中形成的烏木(千年樹木遺體)。
    • 藥用植物:明代《本草綱目》記載“神木”為黃松節,可治風寒濕症。
  4. 其他延伸意義
    在五行文化中,“木”象征開端,與“神”結合可表達對自然力量的崇拜。此外,現代也用于人名或品牌,寓意堅韌、非凡。

該詞既有具象的樹木與地名,也有抽象的文化象征,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可參考對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神木的意思

神木是指被人們視為神聖或具有特殊意義的樹木。它代表着人與自然的和諧,被用來崇拜、祭祀或象征着信仰的對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神木的拆分部首為示,木。示是指示的意思,木是指樹木的意思。 神木的總筆畫數為4。

來源

古代人們常常将具有特殊形态或壽命長久的樹木視為神聖,賦予其特殊的象征意義。因此,神木一詞由此衍生而來。

繁體

神木的繁體字為「神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神木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其早期的寫法是「漢木」,稍後發展為「神木」。

例句

1. 這座神木被寺廟所保護,被視為該地區的靈氣所在。

2. 人們将祈願寫在紙條上,系在神木上,希望能獲得平安和好運。

組詞

神奇、神秘、神聖、神殿、神功

近義詞

聖樹、靈木

反義詞

凡木、俗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