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劇辭的意思、劇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劇辭的解釋

見“ 劇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劇辭(亦作“劇詞”)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劇”與“辭”的語素特征及曆史語用演變。以下為權威詞典及學術文獻中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義項:戲曲中的台詞與唱詞

指中國傳統戲曲(如元雜劇、明清傳奇)中角色念誦的對白或演唱的曲文,是推動劇情、塑造人物的核心文本載體。

例證:

“劇辭須合腔調,賓白務肖口吻。” ——《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123頁)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指出,元雜劇的劇辭“由詞而變為曲,實為文學體裁一大進步”。


二、引申義項:誇張或戲劇化的語言表達

泛指語言表達中刻意渲染、富于沖突性的修辭方式,強調言辭的表演性與感染力。

例證:

“其言多劇辭,以聳動觀聽。” ——周贻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中華書局,1960年)

現代用法如:“他的演講充滿劇辭,極具煽動力。”


三、古義溯源:遊戲性言辭

古代文獻中偶見指代诙諧戲谑的言語,與“俳優”表演相關。

例證:

《漢書·東方朔傳》注:“劇辭者,諧戲之言也。” ——引自《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


四、相關術語辨析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2.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重印)
  3. 周贻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中華書局,1960年)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劇辭”是漢語中與戲劇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劇辭”指戲劇中的台詞或戲曲中的唱詞,是角色表達情感、思想和态度的核心載體。與“劇詞”為同義詞,二者可通用,部分文獻中“劇辭”是“劇詞”的異體寫法。

二、功能與特點

  1. 創作主體:由劇作家根據劇情和角色特點專門創作,需符合人物性格及情節邏輯。
  2. 表現形式:既包括散文體台詞(如話劇對白),也涵蓋詩體唱詞(如戲曲唱段),形式差異影響表演時的念誦方式。
  3. 作用:推動劇情發展、揭示角色内心活動、傳遞主題思想,例如洪深曾對比散文與詩句寫成的劇辭在表演中的差異。

三、詞源與結構

四、相關辨析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4)将“劇”的引申義(如“劇烈”)或“辭”的其他含義(如“辭職”)混入解釋,需注意語境中該詞特指戲劇文本内容,與普通詞彙含義無關。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劇辭的文學價值或具體劇目案例,可參考戲劇理論專著或劇本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騃鈍包車杯斝彩服常州學派弛隳吃洴澹淡單刀二鹹豐翳覆卵附贅耕鉏耿耿于心灌澡花序回欄忽若澆風薄俗解會赆禮狂接輿曠窅糧料院量數流言飛文陋曲馬工枚速馬哈麻沒屋架梁憑重切合時宜青春種欽邳窮考裘茸鵲踏枝擾躟人丁興旺日相戎阃乳狗傻氣賒緩束錦疏源斯螽隨計素衣遡遊炭精燈韬潛天教提振萬夫不當之勇韋素消疏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