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斯螽的意思、斯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斯螽的解釋

即螽斯。觸角細長,振翅善鳴。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綠螽斯等。《詩·豳風·七月》:“五月斯螽動股。” 毛 傳:“斯螽,蚣蝑也。” 王夫之 稗疏:“斯螽, 毛 傳曰‘蚣蝑也。’《爾雅》謂之蜤螽,《方言》《廣雅》謂之舂黍。 郭璞 曰:‘ 江 東呼虴(蚱)蛨(蜢)。’今案:虴蛨似螳蜋,項稍短而無斧,六七月間好入人葛衣中, 粵 人生啖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斯螽”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蟲的統稱,常見種類包括綠螽斯、紡織娘等,具有以下特征:

  1. 基本定義與分類

    • 斯螽是螽斯的别稱,屬于直翅目螽斯科,學名通常指體型較大的鳴蟲類昆蟲。古籍如《詩經·豳風·七月》中“五月斯螽動股”即描述其活動。
  2. 形态特征

    • 體型:成蟲體長20-100毫米,多為綠色或黃褐色,部分種類有紅色條紋。
    • 觸角與翅膀:觸角絲狀,長度超過身體;翅膀形态多樣,部分種類具發達膜質翅,如紡織娘。
    • 發音結構:雄蟲左前翅基部有音锉,右前翅有鼓膜,摩擦發聲,鳴聲響亮。
  3. 生态習性

    • 栖息于草叢、灌木中,植食性為主,部分種類為農林害蟲。
    • 雌蟲産卵器發達,呈劍狀或鐮刀狀,卵多成塊産于植物組織内。
  4. 文化意象

    • 因鳴聲悅耳,常被作為觀賞昆蟲,如蝈蝈、紡織娘等。
    • 《詩經》以“螽斯”比喻子孫繁盛,體現古代對生物習性的觀察與聯想。

斯螽是兼具生态意義與文化内涵的昆蟲類群,其形态與鳴聲特征在古籍和現代生物學中均有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斯螽的意思

《斯螽》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一種蝗蟲。蝗蟲是一種飛躍門徑較大,具有群體性的昆蟲,給農業生産帶來嚴重的危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斯螽》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和八個筆畫。

部首:鬥、虍、蟲

筆畫:鬥(一畫)、夕(一畫)、一(一畫)、丨(一畫)、丶(一畫)、丿(一畫)、一(一畫)、一(一畫)

來源和繁體

《斯螽》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漢語詞彙。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斯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螽」的寫法相對簡化。它由「蟲」和「重」組成,蟲表示了螽的形态,而「重」則表示了螽蟖的大量出現。

例句

1. 大量的斯螽成為了農民的災難。

2. 近年來,斯螽災害屢禁不絕,給農作物帶來了巨大損失。

組詞

蝗蟲、斯螽災害、斯螽問題、斯螽繁殖

近義詞

蝗蟲、螽斯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