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澆風薄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āo fēng bó sú,具體解釋如下: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缺乏淳樸敦厚的氛圍,含貶義。
出自唐代陳黯的《辯謀》:
“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
(意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利者安于享樂,失敗者則怨天尤人,這正是浮薄風氣下的心态。)
該成語多用于描述社會整體風氣的堕落,強調道德與文化的衰微。需注意其貶義屬性,避免誤用為中性或褒義表達。
澆風薄俗是一個意味着不真誠、淺薄淫亂的詞彙。“澆”指的是表面的、虛假的;“風”表示輕佻、輕浮;“薄”指的是淺薄、膚淺;“俗”則表示庸俗、淫亂。它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言行舉止不端、有損于社會風氣。
澆:拆分部首為氵(水)和九(口),總共有9畫
風:拆分部首為自(自身)和力(力量),總共有9畫
薄:拆分部首為艹(草)和蔔(蔔筮),總共有16畫
俗:拆分部首為人(人)和二(兩筆),總共有9畫
《澆風薄俗》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作品《水浒傳》中,用以形容潘金蓮的行為輕佻無理。這個詞是後來衍生出來的,形容人們的言談舉止趨向浮躁輕浮。
在繁體字中,澆風薄俗的寫法是濺風薄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澆的寫法是濺、風的寫法是風、薄的寫法是薄、俗的寫法是俗。隨着語言文字的演化和規範化,現代漢字寫法逐漸成為主流。
他的言談舉止澆風薄俗,完全不符合我們社會的正常價值觀。
别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實際上是個澆風薄俗的人。
淫亂、膚淺、輕佻、庸俗、淡薄等。
輕浮、風流、下流、猥亵等。
莊重、正經、嚴肅、脫俗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