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貧瘠。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燕 齊 蕭條, 秦 晉 近邊, 吳 越 狡獪, 百粵 瘴癘, 江 右蠲瘠, 荊 楚 慓悍,惟有 金陵 、 東甌 及吾 閩中 尚稱樂土。”
蠲瘠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蠲”(juān)和“瘠”(jí)二字構成,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已罕用。其含義需結合二字的本義及古代用法綜合分析:
消除貧弱
“蠲”意為免除、清除(如《周禮·天官·醫師》"蠲除痼疾");“瘠”指貧瘠、瘦弱(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瘠土之民")。
組合後表示減免賦稅以救濟貧困,或消除土地貧瘠狀态。例如:
《宋史·食貨志》載地方官奏疏:“乞蠲瘠賦,以蘇民困。”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8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262頁)
祛除疾病
“瘠”亦指身體羸弱,“蠲瘠”引申為治愈病痛。如明代醫書《普濟方·傷寒門》:
“此方專為蠲瘠疴,扶正氣而設。”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2947頁)
經濟救濟
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論及荒政:
“歲饑則蠲瘠賦,發倉廪,民賴以全活者衆。”
(來源:《中國古代經濟史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7頁)
醫學應用
元代朱震亨《格緻餘論》載:
“用參芪蠲瘠,補中益氣,其效甚速。”
(來源:《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1893頁)
二字結合後,核心語義始終圍繞解除困苦狀态,兼具經濟與生理雙重内涵。
“蠲瘠”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其含義需從字形和古漢語角度拆解分析:
1. 單字釋義
2. 組合解讀 二字連用可能有兩種含義:
3. 使用提示 該詞極罕見,可能屬以下情況:
建議:若您在文獻中遇到此詞,請提供上下文以便精準解析;若為自主創作,建議優先使用“蠲疾”“蠲除”等規範詞彙。
阿丈臕息避懶博通經籍長江後浪推前浪怅戀刬棄嘲擯成為炊飯鉏民搗子店面恩澤方祠煩急風疙瘩分絕焚券府君呼朋引類酒娘子鲙殘魚寬綽良騎料敵如神淩雜米鹽荔支香論酬録相綠衣黃裡堥敦腦門兒噴鼻息平铨頻句剖割前賢奇骨氣噎人急計生任石榮趎瑞腦箬下三佞沈沔詩官收夷水職述譔樹子袒胸露臂淘虜萬慮嗢飫遐祿險僻消算歇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