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機軸的意思、機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機軸的解釋

(1).比喻關鍵重要的處所。《後漢書·馮異傳》:“今 軼 守 洛陽 ,将軍鎮 孟津 ,俱據機軸,千載一會,思成斷金。” 李賢 注:“機,弩牙也;軸,車軸也。皆在物之要,故取喻焉。” 唐 李德裕 《置孟州敕旨》:“蓋以河有造舟之危,山有摧輪之險,左右機軸,表裡金湯,既當形勝之地,實為要害之郡。”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萬裡石塘,貫八垓之機軸;三重銀戶,入九曲之摩尼。”

(2).比喻重要的職務或部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讒險》:“ 袁悅 有口才,能短長説,亦有精理。始作 謝玄 參軍,頗被禮遇……既下,説 司馬孝文王 ,大見親待,幾亂機軸,俄而見誅。” 宋 王安石 《除韓琦制》:“中辭機軸之要,外即蕃屏之安。” 明 吳承恩 《德壽齊榮頌》:“我老師 石 翁相公既得辭機軸,怡家庭,娛侍太翁太母。”

(3).織機上卷布帛的部件。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蠶具·織婦》:“常憂裡胥來,不待雞黍熟。但言督縣官,立要斷機軸。誰知公侯家,賜帛堆滿屋。” 清 黃宗羲 《唐烈婦曹氏墓志銘》:“﹝烈婦﹞於是復飲食,起而操作如常。尋翦其機軸,制衣一稱,餘布七尺。有小婢乞之,不與。”

(4).比喻詩文的構思、詞采、風格。 宋 劉過 《水調歌頭·壽王汝良》詞:“文采 漢 機軸,人物 晉 風流。丈夫有此,便可談笑覓封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籍》:“公於樂府古風,與 王司馬 自成機軸,絶世獨立。”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 太白 曰:‘ 蒼梧 山崩 湘 水竭。’ 張籍 曰:‘菖蒲花開月長滿。’ 李賀 曰:‘七星貫斷 嫦娥 死。’此同一機軸, 賀 句更奇。”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春秋樓》:“ 關聖 威靈,彌綸宇宙。某所見古今碑記,無非頌揚忠義,千百如出一口,求一另成機軸,以闡發所以為聖為神之道者,未之一睹。”

(5).心計,機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李愬》:“不械送 祐 ,則謗者不息。此與 司馬懿 祁山 請戰奉詔而止同一機軸。皆成言先入,度其必不迕,而後行之者也。”迕,一本作“ 許 ”。 清 青城子 《志異續編·學憲某》:“此與解長字者,同一機軸。雖明屬好奇,而不得以好奇責之。”

(6).猶胸懷。 清 黃宗羲 《壽張奠夫八十序》:“昔 泰州 、 旴江 ,皆能於立談酬答之頃,使士子感悟涕泣,轉其機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機軸(jī zhóu)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其核心概念圍繞機械核心部件及抽象的關鍵要素展開,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織布機的核心構件

指傳統織布機中控制經線開合、牽引緯線的關鍵轉軸部件,是織造工藝的核心機械裝置。

來源:《漢語大詞典》

例:《天工開物·乃服》記載:“織機之妙,全在機軸轉動間。”


二、引申義:事物的關鍵或樞紐

比喻事物運行的核心環節、決定成敗的要素,強調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來源:《辭源》第三版

例:宋代王安石《變法論》:“更張法制,當握機軸之要。”


三、文學創作中的獨特構思

特指詩文或藝術創作中新穎精巧的立意與結構安排,體現創作者的巧思。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例: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杜詩機軸,如造化雕镂,渾然天成。”


文化延伸

“别出機軸”作為成語,形容獨創一格的藝術構思(源自明代胡應麟《詩薮》),進一步印證該詞在文化語境中對“創新性核心”的強調。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4. 《天工開物》(明·宋應星著)
  5. 《詩薮》(明·胡應麟著)

網絡擴展解釋

“機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本義與核心比喻

2.職能與地位

3.文學與藝術

4.人物特質

5.曆史與軍事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後漢書》《唐烈婦曹氏墓志銘》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圭夫子柴米呈生赤精精鸱張魚爛吹求賜餞詞手篡權戴履電怒刁鑽丁倒短番對光獨語惡詩番蕉鳳凰衣蜂鳥墳壠奮頭浮慧臯呂狗彘不若乖梗古樸好家夥涸凍鴻誓紅堂堂鴻雁行畫棟飛甍檢身見員膠膠角角疾伶盡讓魁壯枯乾亮度臉子龍門筆法淪惑馬班媒進閩僥彷摹情不可卻凄吟祛妄三千水神團誰分擡轎子擹蒲添枝加葉佻謬瓦壟班望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