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絲麻織物。《晉書·安平獻王孚傳》:“緋練百匹、絹布各五百匹、錢百萬、穀千斛以供喪事。”《南齊書·裴叔業傳》:“再戰,斬首萬級,獲生口三千人,器仗驢馬絹布千萬計。”
絹布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絹布泛指絲麻織物,即由絲和麻纖維混合或單獨制成的紡織品。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出現,如《晉書》記載“絹布各五百匹”,用于描述喪事物資的規格。
2. 材質與特性
3. 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絹布在古代兼具實用與貨币功能,例如《南齊書》提到戰争中繳獲“絹布千萬計”,體現其作為貴重物資的地位。
總結
絹布是結合絲麻工藝的傳統織物,既有日常用途,也承載經濟與文化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紡織工藝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籍或紡織類文獻。
絹布,指的是用蠶絲織成的絲織品,也可以泛指用其他纖維或紡織品織成的絲織品。絹布是一種輕盈柔軟、具有光滑手感的織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絹(糸+肙)- 10畫,布(巾+月)- 20畫。
來源:絹布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形聲字,字形上部為絞絲的動作,下部為帛絞絲過程中所用的機具。
繁體:繁體字為絹布。
古時候漢字寫法:當絹布作為“單”字使用時,古時候寫法為褠。現代使用中褠則專指絹布的夾克。
例句:
1. 她穿着一件質地柔軟的絹布裙子,顯得非常優雅。
2. 這塊絹布可以用來制作絲綢衣物。
組詞:絹紗、絹帕、絹織、絲絹、輕絹。
近義詞:絲綢、絲絨、錦緞。
反義詞:麻布、棉布、麻繩、線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