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器。小者如酒杯,用來取飲;大者如酒甕,用來貯酒。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上别立 春宵宮 ,為長夜之飲,造千石酒鐘。”《北史·周法尚傳》:“後上幸 洛陽 ,召之,賜金鈿酒鐘一雙。” 明 馬歡 《瀛涯勝覽·溜山國》:“小樣椰子殼,彼人縱做酒鐘。” 清 汪沅 《讀<南渡野史>作》詩:“文章 江令 嫻歌譜,遊宴長星勸酒鐘。”
“酒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或傳統語境中的酒器,具體含義如下:
“酒鐘”指一種盛酒的容器,其形态分為兩類:
該詞在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現,例如: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對古代器物、宴飲文化的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述異記》《北史》等古籍原文。
《酒鐘》這個詞可以分解為兩部分,即“酒”和“鐘”。酒指的是一種含酒精的飲料,而鐘則表示一個計時或報時的器具。因此,酒鐘可以理解為用于計量或報時酒的工具或儀器。
酒鐘的部首是酉(yǒu)和钅(jīn),其中酉是由酉字底部的一點向右發展演化而來,表示與酒、飲料相關的意思;钅則是金字的一部分,代表與金屬相關的物品。酒鐘的總筆畫數為12畫。
酒鐘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爾雅》和《說文解字》等古代文字學著作中。在繁體字中,酒鐘的“鐘”字在字形上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結構稍微有所變化,比如鐘的下方會多出一個“旭”字旁。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發展。以酒鐘為例,古代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酒鐘會用一種叫做“酉”的象形字來表示,象征着與酒相關的意思。這些古代的字形形态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 在古代,宮廷中的酒鐘被用于定量飲酒。
2. 飯店裡的酒鐘會在特定的時間報時。
組詞:酒杯、酒壺、酒瓶、鐘表
近義詞:酒杯、酒器、計時器
反義詞:水壺、茶杯、計步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