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椪柑的意思、椪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椪柑的解釋

(1) [a kind of mandarin orange]

(2) 常綠小喬木,葉片小,橢圓形,花白色,果實大,皮橙黃色,汁多味甜

(3) 這種植物的果實

詳細解釋

果木柑的一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椪柑(pèng gān),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的栽培品種,學名 Citrus reticulata 'Ponkan'。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植物學特征及文化應用角度分項說明:


一、名稱溯源與字義

  1. “椪”字釋義

    “椪”為方言用字,主要描述物體膨大飽滿的狀态。《漢語大字典》釋其音義同“碰”(pèng),引申為果實外形圓鼓、表皮松軟的特征。

  2. “柑”類歸屬

    柑在《說文解字》中歸為“橘屬”,清代《植物名實圖考》明确區分柑與橘,稱“柑皮厚而黃,橘皮薄而紅”,椪柑因皮松易剝、瓤瓣分明,被列為寬皮柑類代表。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描述

    果實扁圓形,果徑約5–8厘米,果皮橙黃至橙紅色,具明顯油胞;皮松軟易剝離,瓤瓣8–12,汁胞紡錘形,甜酸適度。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指出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15%,為高糖品種。

  2. 品種分類

    屬柑橘亞科(Citroideae)下的柑橘亞屬(Citrus),與蘆柑(桶柑)、蜜柑并列為中國三大寬皮柑橘。台灣農業試驗所将其細分為“高椪”“低椪”品系,前者果頂凸起明顯。


三、産地與文化意涵

  1. 核心産區

    主産于中國台灣、浙江衢州、福建永春等地。據《中國果樹志·柑橘卷》記載,台灣椪柑栽培史可溯至18世紀,由廣東引種後成為春節重要貢果。

  2. 民俗象征

    閩南語中“椪柑”諧音“碰吉”,寓意“相遇吉祥”,故成為年節祭祀及饋贈佳品。浙江常山民俗博物館藏有清代椪柑紋飾果盤,印證其文化地位。


四、學名考據

椪柑的國際學名 Citrus reticulata 'Ponkan' 源于日語“ポンカン”(Ponkan),由荷蘭人引入日本後音譯命名。“Pon”為梵文“巨大”之意,“kan”對應漢語“柑”,反映其果型特征。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字典編纂處.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0.
  2. 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 商務印書館, 1957重印.
  3.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 《中國柑橘品種圖鑒》.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3.
  4. 台灣農業試驗所. 《台灣柑橘産業報告》. 2020.
  5. 沈兆敏等. 《中國果樹志·柑橘卷》.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0.
  6. 浙江常山民俗博物館. 《浙西柑橘文化考》. 館藏文獻, 2018.
  7. Tanaka, T. Species Problem in Citrus. Japanese 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Science, 1954.

網絡擴展解釋

椪柑(學名:Citrus reticulata 'Ponkan')是芸香科柑橘屬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其名稱源于廣東、福建等地的方言發音,因果皮松軟易剝的特性而得名。以下是該詞的綜合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 葉片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而微凹,邊緣有細鈍鋸齒。
    • 果實扁圓形或闊圓錐形,果皮橙黃至橙紅色,油胞大且粗糙,易剝離;果肉橙紅色,汁多味甜,籽少或無。
  2. 生長習性

    • 花期4-5月,果期11-12月,耐貯藏。

二、名稱與别名

三、經濟與用途

四、擴展說明

椪柑分為“硬蘆”和“有蘆”兩類:硬蘆果頂有放射狀溝紋(八卦蘆),風味更佳;有蘆果形扁圓,單果重較小。

如需進一步了解種植技術或藥用價值,可參考植物學資料或農業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辯黠弊賦弊亂亳殷財賦菜茹巢窠琛賂陳臬塵品道訣豆枕遁秦放縱不羁贲海凫花告訣公庭宮衛兵狗門歸寍國禁患苦加鞭降死見意謹獨金錢蟒記事兒羁影鈞敵糠籺狂刃樂善好施靈阜留止買渡毛裡拖氈暮秋暮色佩衿陪決辟田頗譏穹蒼豈唯人生在世少來慎終示信師直為壯數棋所業态勢帑舍投名退校伍老仙樽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