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奮武備。《管子·小匡》:“立五鄉以崇化,建五屬以厲武。”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今不厲武以誅虜,選材以全境,而雲邊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偄寇敵,不亦惑乎!”
“厲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振奮武備”,指通過激勵、整頓等方式強化軍事力量。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自《管子·小匡》:“立五鄉以崇化,建五屬以厲武”,意為通過制度設立來加強軍事準備。漢王符在《潛夫論·救邊》中也強調“不厲武以誅虜”會導緻邊疆失守,進一步體現其“強化武力防禦”的語境。
字義拆分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視,或批判疏于武備的行為,如《潛夫論》中批評“不厲武”的消極态度。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管子》《潛夫論》等原文。
厲武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武術、軍事方面的嚴厲、兇猛、威武的樣子。
厲字的部首是廠,總共包含7個筆畫。
武字的部首是止,總共包含8個筆畫。
厲武是由《爾雅·釋诂》一書所記載的。在中國古代,武力往往是保家衛國、拯救蒼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厲武成為了形容武力威武猛烈的詞語。
厲武
古代寫法為厤武,它的含義與現代的厲武相同。
他的厲武訓練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武術家。
将軍一聲令下,士兵們厲武向敵人發起了沖鋒。
厲害、武器、武藝、武士、武功、武裝
威武、勇猛、兇猛、威猛、兇悍
柔和、溫和、溫順、軟弱、懦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