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杯。 唐 王昌齡 《送十五舅》詩:“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明 吳承恩 《賀周蘭墩升都督障詞》:“爰陳祖席奉戒離觴。” ********* 《風流子·五十初度》詞:“大家起,為我舉離觴。”
“離觞”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離觞”由“離”(lí,意為離别)和“觞”(shāng,古代酒杯)組成,字面意為離别時的酒杯,特指與親友分别時飲用的酒或酒宴。例如蘇轼詞中“不用訴離觞”即表達無需用離别酒來傾訴離愁。
象征離别情感
古人常用“離觞”指代送别場景中的哀愁與不舍。如唐代王昌齡詩句“夕浦離觞意何已”,通過酒杯寄托對離别的複雜心緒。
詩詞中的高頻詞
蘇轼《南鄉子》中“不用訴離觞,痛飲從來别有腸”,将離觞與豁達心境結合,賦予其更深的情感層次。
現代文學作品中,“離觞”仍被用于渲染離散氛圍。例如作家楊怡芬的長篇小說《離觞》,以1949年的舟山為背景,通過書名暗喻時代洪流中人物的漂泊命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可參考蘇轼、王昌齡相關作品,或查閱、6、10的完整内容。
離賞(lí shǎng)是一個中文詞彙,由“離”和“賞”兩個字組成。下面将逐個介紹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離字的拆分部首為示,示字在離字中作為部首并沒有實際意義。離字的筆畫數為9畫。
離字最早的意思是“離開”或“分離”,後來擴展引申為“離别”或“距離”。離字的繁體字為離。
在古時候,離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古文中的離字在右側有一個額外的“乙”字,表示“離去”的意思。
例句:他們離開了家鄉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賞字的拆分部首為言,言字在賞字中作為部首并沒有實際意義。賞字的筆畫數為12畫。
賞字最初的意思是“獎賞”或“贊賞”,後來引申為“觀賞”或“欣賞”。賞字的繁體字為賞。
在古時候,賞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古文中的賞字在右側有一個額外的“尚”字,表示“獎賞”的意思。
例句:我非常賞識他為公司所做出的貢獻。
組詞:
- 欣賞:欣賞是賞的同義詞,指對事物感受到樂趣或喜愛。
- 賞心悅目:形容某事物看起來美麗或讓人心情愉悅。
- 賞月:賞月指觀賞月亮,尤其是中秋節時賞月的活動。
近義詞:
- 觀賞:觀賞和賞在意義上非常接近,都表示觀看或欣賞的意思。
- 賞識:賞識表示欣賞并高度評價的意思。
反義詞:
- 厭惡:厭惡是賞的反義詞,表示對某事物感到不喜歡或反感。
綜上所述,離賞(lí shǎng)的意思是離開後的賞賜或獎勵,也可以表示離開後的觀賞或欣賞。通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更好理解和運用該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