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遽的意思、薄遽的詳細解釋
薄遽的解釋
急迫。《漢書·嚴助傳》:“王居遠,事薄遽,不與王同其計。” 顔師古 注:“ 如淳 曰:‘薄,迫也。言事迫,不暇得先與王共議之……’薄,迫,是也。遽,速也。”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詩:“王程雖薄遽,邦法難鹵莽。” 宋 秦觀 《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公知其謀,乃録使者不法事關 瀘州 十有五條上之,使者薄遽不知所為。”
詞語分解
- 薄的解釋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冷淡,不熱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濃厚深 薄 ó 義同(一),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産
- 遽的解釋 遽 ù 急,倉猝:遽爾(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驚懼、慌張:遽色。惶遽。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驿車:乘遽而至。 遂,就:“塘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薄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權威資料解析如下:
1.基本釋義
- 讀音:báo jù(或bó jù,不同注音差異)。
- 含義:指事情急迫、緊迫。
- 構詞解析:
- “薄”通“迫”,意為逼迫、緊迫;
- “遽”意為迅速、急切。兩字組合強調時間緊迫、不容延緩的狀态。
2.古籍出處與用法
- 出自《漢書·嚴助傳》:“王居遠,事薄遽,不與王同其計。”
此句描述因距離遙遠、事務緊急,無法與對方共商對策。
- 顔師古注:“薄,迫也;遽,速也”,進一步印證其“急迫”的核心含義。
3.現代語境辨析
-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言行輕率”,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詞義的誤讀或混淆。
- 正确用法:多用于描述客觀事态的緊迫性,而非主觀行為的草率。
4.例句參考
- 宋代王安石《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王程雖薄遽,邦法難鹵莽。”
此句以“薄遽”形容公務緊迫,需謹慎處理。
總結建議:若需引用“薄遽”,建議以《漢書》及權威詞典釋義(急迫、緊迫)為準,注意區分現代網絡中的不準确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薄遽》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急促、匆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艹”,右邊的部首是“遽”。它的筆畫數目是13劃。《薄遽》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的漢字書法家們創造出來的,它的繁體字形式為“薄遽”。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對于《薄遽》來說,其古時候的寫法是“薄渚”,它的字形比現代簡化字要複雜一些。
一些使用《薄遽》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
1. 他匆匆忙忙地趕到會議現場。
2. 老師薄遽地離開了教室。
與《薄遽》相關的組詞有許多,例如:“急躁”、“急速”、“匆忙”等等。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表達匆忙和急促的含義。
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與《薄遽》相近的詞彙有“迅速”、“快速”等,這些詞都表示行動的迅猛和快速。而相反的意思可以用“緩慢”、“慢慢”來表示。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