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省作“ 濾羅 ”。以輕紗、粗葛布等制成的濾水器。 唐 白行簡 《濾水羅賦》:“惟濾羅之用也大哉,故去此而取彼。”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詩話·濾水羅詩》:“僧家戒律,欲全水蟲之命,故濾而後飲。 白行簡 有《濾水羅賦》, 靈一 詩:‘濾泉侵月起,掃徑避蟲行。’”
“濾水羅”是一個漢語詞語,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字面解釋
指用輕紗、粗葛布等材料制成的濾水器具,用于過濾水中雜質。
讀音:lǜ shuǐ luó;結構:“濾”為過濾,“水”指液體,“羅”指網狀物。
曆史文獻依據
唐代白行簡在《濾水羅賦》中提到“惟濾羅之用也大哉”,表明其作為實用工具的重要性。
佛教戒律關聯
古代僧侶為遵守不殺生戒律,使用濾水羅過濾飲水中微小生物,避免誤傷。如唐代僧人靈一詩中提到“濾泉侵月起,掃徑避蟲行”。
引申比喻(需注意來源差異)
部分字典(如)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去除不良成分,淨化事物”。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擴展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濾水羅賦》原文或佛教戒律相關典籍。
《濾水羅》是一個常用的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一種可以用來過濾水源的工具。下面對《濾水羅》一詞進行分析,包括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濾水羅》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羅(罒),其中水部表示與水相關,而羅部則用于表示與織物相關。根據部首和筆畫,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這個字。
《濾水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通過使用紡織品制成的細織物進行過濾,以淨化水源。由此演變而來的詞彙就是《濾水羅》。
《濾水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濾水羅」。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濾水羅》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濾水羅」。
1. 請你給我倒一杯用濾水羅過濾過的水。
2. 這種濾水羅非常有效,可以過濾掉水中的雜質。
濾水羅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濾水器
2. 濾水壺
3. 濾水設備
與《濾水羅》具有相似意義的詞彙包括:
1. 過濾器
2. 淨化器
3. 濾清器
與《濾水羅》相對義的詞彙包括:
1. 混濁
2. 不潔
3. 雜質
綜上所述,濾水羅是一種用于過濾水源的工具,可以淨化水質,與過濾器、淨化器等詞彙具有相似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