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瓦硯的意思、瓦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瓦硯的解釋

亦作“ 瓦研 ”。以古宮殿瓦制作的硯。 漢 未央宮 、 魏 銅雀台 等諸殿瓦,瓦身如半筒,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 唐 宋 以來人取以為硯。亦指陶制的硯。《新唐書·地理志二》:“ 虢州 弘農郡 ……土貢:絁、瓦硯、麝、地骨皮、梨。” 宋 歐陽修 《硯譜》:“ 青州 濰州 石末研,皆瓦硯也。”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李廷珪墨》:“予一日至 英國府 中,見勳衛留 馮損之 作字,出 建安 瓦研、禦府長毫雉花筆。” 清 朱棟 《硯小史·古磚古瓦》:“瓦硯與澄泥石末類也,而甚不同。石末諸品起後世;瓦則自 魏 而 漢 而 周 ,歷年甚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瓦硯”是古代一種以宮殿建築瓦片為材料制作的硯台,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瓦硯指用漢魏時期宮殿(如未央宮、銅雀台)的殿瓦加工而成的硯台。這類瓦片呈半筒形,厚度約一寸,背面平整適合研墨,唐宋時期被文人廣泛使用。

2.曆史與材質

3.文化意義

4.别稱與關聯

若需進一步了解瓦硯的形制或曆史記載,可參考《新唐書·地理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瓦硯》的詞義

《瓦硯》這個詞可以指代用于研磨墨塊的工具,也叫做“墨硯”。瓦硯一般由瓦制成,上面常常有一些凹陷的紋理,供墨塊摩擦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瓦硯》的拆分部首是“瓦”和“石”,表示瓦石制作而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0劃。

來源和繁體

《瓦硯》一詞的來源已經無法确切考證,但猜測可能是來自古代漢字的一種描述方式或者說表達形式。在繁體中,“瓦硯”的表示形式是「瓦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部分采用了非常規則的造字法。比如在某些例詞中,你可能會看到瓦字的上面加一個口字,稱為“口旁”,來表示這是用來盛放水或液體的容器。

例句

1. 他專注地将墨塊磨碎在瓦硯上。

2. 她拿起瓦硯,開始寫漢字。

3. 這塊瓦硯是一位古代書法家的收藏品。

組詞

1. 瓦硯架:墨硯常常需要放置在一個特定的架子上,以便使用時可以方便取用。

2. 瓦硯盆:用來承接和儲存墨汁的容器。

近義詞

1. 墨盒:也是一種放置和研磨墨塊的工具,形狀類似盒子。

2. 硯台:古代用于放置硯石并磨墨的石頭或泥土制作的器具。

反義詞

書法紙:與瓦硯相對的是書法紙,它用于書寫漢字的表面材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