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與親屬相分離。《國語·周語中》:“是皆外利離親者也。” 韋昭 注:“外利,行淫辟,求利于外,不能親親,以亡其國。” 明 方孝孺 《答林嘉猷書》:“吾所以離親去鄉,食釜庾之祿于數千裡之外,而弗戚戚以思,伈伈以愁,以得吾子故也。”
(2).離間親屬關系。《莊子·漁父》:“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 成玄英 疏:“人有親情交故,輒欲離而析之,斯賊害也。”
“離親”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與親屬分離
指因各種原因(如遠行、遷徙等)與家人或親人分開,常伴隨思念之情。例如:“離親去鄉”描述離開家鄉和親人的情景。
離間親屬關系
指通過言語或行為破壞親屬間的和睦關系,帶有貶義。例如《莊子·漁父》中提到“析交離親,謂之賊”,強調這種行為如同賊害。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國語》《莊子》等文獻。
離親是指離開親人或與親人分離的意思。這個詞常用來描述離别或分離的情感。
離親的拆分部首是禸(爪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離親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由兩個字組成:離和親。
離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離親。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離親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大緻上,離和親的構造和現代漢字相似。
1. 離親之苦,隻有離别過的人才能體會。
2. 在外地工作的他,常感到離親的壓力和思念。
離親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義,例如:
- 離親路:離開親人的旅途
- 離親情:離别時的感情
- 離親念:思念離别的親人
- 離親之恩:離開親人後的感激之情
離親的近義詞有分離、離别、離散。
離親的反義詞是團聚,指與親人重聚或相聚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