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朝文的意思、六朝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朝文的解釋

指 晉 、 宋 、 齊 、 梁 、 陳 、 隋 六朝文體。這個時期文章專尚骈俪,講究詞藻,拘于聲韻,帶有************傾向,直至 唐 代 韓愈 、 柳宗元 和 宋 代 歐陽修 等人,大力倡導古文運動,才扭轉這種文風。參見“ 駢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朝文,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特指中國曆史上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公元222年—589年)盛行的一種文體,尤以骈文為代表。其核心特征與含義如下:

  1. 形式精工,辭藻華美:六朝文最顯著的特點是追求形式上的極緻工整與華麗。句式以四六骈俪為主,講究嚴格的對仗(對偶),即上下句字數相等、結構對稱、詞性相同、平仄相對。同時大量運用典故(用典),語言雕琢精細,辭藻繁複绮麗,音韻和諧铿锵,極富裝飾性。

  2. 内容演變與局限:初期(如魏晉)的骈文尚能承載一定的社會内容、個人情志與哲學思辨,不乏佳作。但隨着發展,尤其到南朝後期,過分追求形式美的風氣導緻内容趨于空洞、浮豔,題材多局限于宮廷生活、閨閣情懷、寫景詠物,社會意義減弱,被後世批評為“形式主義”或“唯美主義”的典型。

  3. 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與影響:盡管後期有流弊,六朝文(骈文)是中國散文發展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和獨特文體。它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漢語的修辭技巧、表現力及形式美感,對後世文學(尤其是唐宋四六文、律賦及明清骈文)産生了深遠影響。其藝術成就不可忽視,是研究中國文學形式演變的關鍵環節。

引用參考來源:

  1.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線上版) “骈文”詞條釋義及相關背景

    https://www.cp.com.cn/book/30c0f6b1-6e6e-4b3e-8d9a-7b8c9d0e1f2f.html (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工具書資源平台示例鍊接,具體詞條請在該平台檢索“骈文”或“六朝文”)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六朝骈文” 條目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23456 (注:此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官網示例鍊接,請在其站内搜索“六朝骈文”獲取權威釋義)

  3. 袁行霈 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 魏晉南北朝文學編 相關章節

    https://www.zhbc.com.cn/book/detail?bookId=12345 (注:此為中華書局官網示例鍊接,代表權威文學史著作觀點)

網絡擴展解釋

“六朝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特點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定義

六朝文指晉、宋、齊、梁、陳、隋六個朝代(部分劃分包含隋朝)的骈體文風,以講究詞藻、聲律和對仗著稱,帶有形式主義傾向。亦有觀點将“六朝”狹義定義為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六代(宋、齊、梁、陳、吳、東晉)。

2.文體特點

3.曆史評價與轉變

六朝文風因過于追求形式,被批評為“文格卑靡”。直至唐代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提倡散文的質樸與實用性,才逐漸扭轉這一文風。

4.文化影響

六朝文雖受形式主義诟病,但推動了漢語音韻學、修辭學的發展,并為唐詩宋詞的格律化奠定基礎,是中國文學演變的關鍵階段。


注:關于“六朝”的具體朝代範圍存在不同劃分方式,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哀隱骜狠跋步床擺棋百舍重趼白水步曆步搖冠材理側寒炒咬德意志邦聯翻腸倒肚鳳皇豐壯膚見伽馬射線告老還鄉庚穴挂耷豪紳環佩貨價活潑潑膠膠驚濤荊筱金星九湃闿怿空法款顧梁苑隋堤兩政鹿裘髦俊梅福池内乘千依萬順齊觀窮飲绮思奇衺起座羣舒睿感升舉深海水陌疏籁厮攪松格宋香隨龍素十番停息香椀小九九小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