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麟經的意思、麟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麟經的解釋

即麟史。 唐 黃滔 《與羅隱郎中書》:“誠以麟經下筆,諸生而不合措辭;而 史馬 抽毫, 漢 代而還陳别録。”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羣儒修麟經,諸将宣豹略。”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今史阙》:“ 周 末自麟經絶筆後,至 蘇 張 遊説,中間一百四十四年,史簡遺闕,無以詳其梗概。”參見“ 麟史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麟經”是中國古代典籍《春秋》的别稱,其含義及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名稱由來
    《春秋》因孔子修訂時聽聞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捕獲麒麟而停筆,故被後世稱為“麟經”或“麟史”。麒麟在古代被視為祥瑞神獸,象征仁義,這一事件被賦予“天道終結”的隱喻,強化了《春秋》的曆史地位。

  2. 典籍性質
    《春秋》是儒家“六經”之一,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的曆史,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其語言簡練,蘊含“微言大義”,成為後世史學與儒學的核心經典。

  3. 文化影響

    • 建築命名:如“春秋樓”别稱“麟經閣”,體現了對經典的尊崇。
    • 文學引用:元代馬祖常詩句“群儒修麟經”,唐代黃滔《與羅隱郎中書》提及“麟經下筆”,均顯示其作為學術象征的意義。
  4. 學術延伸
    清代昭槤在《嘯亭續錄》中讨論“麟經絕筆”後的曆史記載問題,反映了後世學者對《春秋》斷代意義的關注。

“麟經”不僅是對《春秋》的雅稱,更承載了古代文人對曆史、倫理的深層思考。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麟經》

《麟經》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麟”和“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麟”的部首是犭(犬旁),由15畫組成;“經”的部首是細(纟旁),由11畫組成。

來源

《麟經》原指一種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具有獨角、鬓角、鹿角,全身有五色的特征。後來,《麟經》也指代了記載這種神獸的經書或文獻。

繁體

《麟經》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麟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麟經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說,它的形狀和現代字形相似。

例句

1. 他閱讀了《麟經》,對于麟的傳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這本《麟經》是古代文獻中珍貴的一部,記載了許多關于麟的神話傳說。

組詞

1. 麟石

2. 麟獸

3. 經書

4. 經典

近義詞

1. 麒麟

2. 麟

3. 麟圖

4. 麟鳳

反義詞

沒有特定的反義詞與《麟經》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