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ot do one's job conscientiously;do sth. for form's sake]∶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敷衍塞責
(2) [fulfill one's responsibility]∶盡責
報德塞責
(1).盡責;補過。《韓詩外傳》卷十:“及母死三年, 魯 興師, 卞莊子 請從。至見於将軍曰:‘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弘 ( 公孫弘 )病甚,自以為無功而封,位至宰相,宜佐明主填撫國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諸侯有畔逆之計,此皆宰相奉職不稱,恐竊病死,無以塞責。”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此人雖萬被誅戮,不足塞責。”
(2).對自己應盡的責任敷衍了事。常用作謙詞。《明史·張逵傳》:“會疏則删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杜慎卿 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況且那日小弟小恙進場,以藥物自隨,草草塞責而已。’”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我久生大病,體力衰憊,不能為文,以上雲雲,幾同塞責。”
“塞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類别 | 詞彙示例 |
---|---|
近義詞 | 敷衍、搪塞、馬虎、得過且過 |
反義詞 | 盡責、認真、殚精竭慮 |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成語解析)。
塞責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左邊的部首是“土”字部,右邊的部首是“負”字部。它共有11個筆畫,屬于中等複雜的漢字。
“塞責”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一種表示負責、承擔責任的意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個詞來表達個人或團體應該承擔的責任。
在繁體字中,“塞責”是以「塞責」的形式出現。繁體字在東亞地區的一些地方,如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仍然在使用。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與現代有些差異。例如,古體字中的“責”字寫作“責”,兩者的寫法略有不同,但字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塞責”的例句:
1. 作為領導者,他必須塞責,确保公司的順利運營。
2. 在這個項目中,每個團隊成員都要塞責,以保證工作任務按時完成。
3. 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你應該塞責,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除了“塞責”外,與其相關的組詞還有:
1. 責任:表示應盡的義務或承擔的義務。
2. 負責:表示擔任、承擔某項任務或事務。
3. 盡責:表示盡職、認真履行職責。
與“塞責”相反的詞是“逃避責任”或“推卸責任”,意味着不履行應盡的義務或不承擔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