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塞責的意思、塞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塞責的解釋

(1) [not do one's job conscientiously;do sth. for form's sake]∶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敷衍塞責

(2) [fulfill one's responsibility]∶盡責

報德塞責

詳細解釋

(1).盡責;補過。《韓詩外傳》卷十:“及母死三年, 魯 興師, 卞莊子 請從。至見於将軍曰:‘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弘 ( 公孫弘 )病甚,自以為無功而封,位至宰相,宜佐明主填撫國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諸侯有畔逆之計,此皆宰相奉職不稱,恐竊病死,無以塞責。”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此人雖萬被誅戮,不足塞責。”

(2).對自己應盡的責任敷衍了事。常用作謙詞。《明史·張逵傳》:“會疏則删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杜慎卿 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況且那日小弟小恙進場,以藥物自隨,草草塞責而已。’”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我久生大病,體力衰憊,不能為文,以上雲雲,幾同塞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塞責”是一個漢語複合詞,讀音為sè zé,屬于動詞性短語。該詞由“塞”和“責”兩個語素構成,“塞”本義為堵塞,此處引申為“敷衍應付”;“責”指責任、職責,組合後表示“對應當承擔的責任采取應付态度”。

從語義演變角度看,“塞責”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史記·項羽本紀》中“塞其責”已蘊含推脫責任的意味。現代漢語中其核心含義為“做事不認真,勉強應付”,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釋義為“對自己應負的責任敷衍了事”。

該詞的典型用法包括:

  1. 作謂語,如“這項工程絕不能塞責了事”(《人民日報》語料庫)
  2. 受副詞修飾,如“他從不塞責”(《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3. 構成四字格“敷衍塞責”,成為常見固定搭配

近義詞系統包含“敷衍”“搪塞”等,反義詞則為“盡責”“盡職”。需要注意的是,“塞責”多用于書面語體,在公文、政論等正式文體中出現頻率較高,體現對責任态度的負面評價。

詞源考證顯示,《漢語大詞典》引宋代《朱子語類》“不可苟且塞責”,說明該詞在近古時期已形成與現代基本一緻的語義。構詞法上屬于并列式複合詞,兩個語素“塞”“責”通過意義關聯共同構成新詞的完整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塞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對自己應盡的責任敷衍了事,常用作謙詞。例如:“處理問題不能敷衍塞責。”
  2. 延伸理解
    在古漢語中,曾表示“盡責、補過”,如《韓詩外傳》中“請塞責”指彌補過失。但現代多用于貶義,強調消極應付的态度。

二、發音與結構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别 詞彙示例
近義詞 敷衍、搪塞、馬虎、得過且過
反義詞 盡責、認真、殚精竭慮

四、使用場景與例句

  1. 職場批評
    “某些部門在處理投訴時互相推诿,敷衍塞責。”
  2. 自我檢讨
    “這次失誤,我難辭其咎,絕非一句‘聊以塞責’能掩蓋。”
  3. 古文引用
    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此人雖萬被誅戮,不足塞責。”

五、易混淆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成語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蔔稽擦損癡鈍闖南走北疵疠怠侮點頭會意點劄點妝抵擲吺哆斷獄肥饒風止馮資分宜夫諸高度角跟足狗偷過書毫豬河汊和鬨畫案荒原幻化換手抓背花樣新翻驕逆解和絕交舉凡老王賣瓜烈祖厘金鈴杵靈芝柳桮龍馳虎驟露華馬鄭墨晶磨拳擦掌逆差披頭破鏡前家兒前委僑家青傷親事栖禽裘馬聲色梢工手功説不出口四出他處堂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