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禀性的意思、禀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禀性的解釋

[natural disposition] 個人先天具有的性情、素質

詳細解釋

亦作“禀性”。猶天性。指天賦的品性資質。《後漢書·郎顗傳》:“臣備生人倫視聽之類,而稟性愚愨,不識忌諱。”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持國新植西軒》:“稟性久且堅,物理豈無偶。”《紅樓夢》第四六回:“ 鳳姐 知道 邢夫人 禀性愚弱。” 何香凝 《*********與廖仲恺》:“ 仲恺 一生禀性清廉,雖然幾度執掌國家財政事務,然生活簡樸,始終如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禀性(bǐng xìng)指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氣質或本性,強調先天形成的、不易改變的内在特質。該詞具有深厚的漢語文化内涵,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先天本性

    指個體天生的性情或氣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天生的性格或性情”。例如:“他禀性淳厚”形容人天性質樸。

    典籍佐證:

    《漢語大詞典》引《醒世恒言》:“禀性剛直,不知變通”,強調性格的天然穩定性。

  2. 哲學與倫理内涵

    古代文獻中常關聯“天命所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禀”為“賜穀也”,引申為“天所賦予”,故“禀性”暗含自然賦予的特質。《辭源》進一步指出其與“天命”“氣質”的哲學關聯。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禀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ǐng xìng,指人先天具有的性情或資質,通常與遺傳因素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禀性指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涵蓋性格、品質等核心特質,如《後漢書·郎顗傳》提到“禀性愚愨”,《紅樓夢》第四六回描述邢夫人“禀性愚弱”。這種特質被認為是個人先天的基礎,主導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

2.來源與特點

3.應用與示例

4.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禀性強調先天的、難以改變的核心特質,是理解個體行為的重要維度。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紅樓夢》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惱歌敗群闆車徧安變格标押裁割川流炟爚奠享帝籙東量西折風木之悲奉制覆谛恭惟勾喚枸那鶴厀黃傘格湖北大鼓禍稔蕭牆佳配卷雲紋來信連串連瘡躐學漏刻茅廁瞀憂瞢騰扪搎仆仆亟拜千社骞骧棄礎輕荑親校羣族叡明喪生三輪散直上食譝譝樞精絲國思秋挺挏通說偷佞忒忒吐穗未元遐冊橡皮纖凝孝敬笑嬉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