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勢壓人。《左傳·僖公十五年》:“重怒,難任;陵人,不祥。”《晉書·秃發傉檀載記》:“形移勢變,終始殊途,陵人者易敗,自守者難攻。”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無悶子錄遯翁苦口》:“ 澗翁 生平論學,好以氣陵人。”
(2).侵襲人體。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漯水》:“雖三伏盛暑,猶須襲裘,寒吹陵人,不可暫停。”
“陵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ng ré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以勢壓人
指憑借權勢或地位欺壓他人。此義項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十五年》:“重怒,難任;陵人,不祥。”清代葉廷琯的《吹網錄》中也提到“澗翁生平論學,好以氣陵人”。
侵襲人體
多用于描述自然力量(如寒冷、疾病等)對人體的侵害。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漯水》記載:“雖三伏盛暑,猶須襲裘,寒吹陵人,不可暫停”。
如需更多古籍例句或詳細考證,可參考《左傳》《水經注》等文獻,或查看上述标注的搜索來源(如、6、8)。
《陵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被人們遺忘或忽視的人。這些人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們所輕視或不重視,他們常常默默地生活在社會的邊緣。
《陵人》的拆分部首是陵(líng)字的偏旁部首,并且它的總共有11個筆畫。
《陵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古人以帝王皇室的陵墓為中心,形成了對陵墓周邊地區的特定稱謂。而日久天長,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形容被遺忘或忽視的人。
《陵人》的繁體字為「陵人」。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書寫有所差異。《陵人》的古時候寫法為「梁人」。雖然這一寫法已經不再使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漢字書寫的一種風格。
1. 在這個競争激烈的社會中,很容易有一些陵人被無視。
2. 他雖然默默無聞,但是他是那個團隊裡的陵人。
1. 陵墓
2. 陵寝
3. 陵園
4. 陵谷
5. 陵區
1. 孤寂的人
2. 邊緣的人
3. 被遺忘的人
1. 知名人士
2. 受人崇拜的人
3. 受關注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