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聆風的意思、聆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聆風的解釋

(1).聞風。 漢 馬融 《長笛賦》:“特箭槀而莖立兮,獨聆風於極危。” 唐 劉禹錫 《唱和集後引》:“聆風相悅者四十年,會面交歡者十九年。”

(2).箘竹的别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樹木·聆風》:“ 韋莊 《禹貢注》:箘竹,一名聆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聆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及引申義:

  1. 基本含義

    • 聞風、聆聽風聲:原指傾聽風的聲音,引申為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知。該詞最早見于《荀子·勸學》:“故聰明者聆于風,明于事理”,比喻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能通過細微迹象領悟事理。
  2. 具體義項

    •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漢代馬融《長笛賦》用“獨聆風於極危”形容孤高之境;唐代劉禹錫則以“聆風相悅”表達對自然與友情的感知。
    • 植物别稱:清代《事物異名錄》記載,“箘竹”又名聆風,因其枝葉搖曳如聞風聲而得名。
  3. 比喻與引申

    • 現代語境中,“聆風”可形容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或表達一種沉浸于自然的心境。例如“月下聆風”常被用于文學描寫,表現甯靜中的哲思。

例句參考:

“當日産聆風首次被投入市場時,它承擔了太多責任。”(此處為汽車品牌名,屬現代借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可查閱《荀子》《長笛賦》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聆風

聆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聆的部首是耳,總共有10個筆畫;風的部首是風,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聆風這個詞來源于《詩經·小雅·采薇》中的一句詩:“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維何蕭何。”其中“聆風”一詞用來描述詩人傾聽自然風聲的興緻。

繁體

聆風的繁體字為聆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聆風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在《廣韻》中記載的古代讀音中,聆字的發音是"lǐng",而不是現代的"líng"。另外,風字在古代寫作風,也有發音變化。

例句

1. 他站在山頂,聆風細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2. 她閉上眼睛,靜靜地聆風,回憶起童年的美好時光。

組詞

聆聽、聆辯、聆訊、風景、風暴、風雨、風情等。

近義詞

傾聽、傾耳、倚聽、倚耳等。

反義詞

忽略、不聞、不顧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