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麐閣”。“ 麒麟閣 ”的省稱。 南朝 梁 虞羲 《詠霍将軍北伐》:“當令 麟閣 上,千載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猿》:“ 紇 子 歐陽誦 ,面似猴。 長孫無忌 嘲之曰:‘誰於 麟閣 上畫此一獮猴。’”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麐閣 糟邱樣子殊,罡風正厲片時無。”
“麟閣”是“麒麟閣”的簡稱,其含義可從曆史、文學、文化三個維度解析:
基本定義
麟閣是漢代長安未央宮内的建築,由蕭何主持建造,最初用于收藏典籍、招納賢才。後因漢宣帝将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畫像懸挂其中,逐漸成為表彰功勳的象征。
曆史功能演變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借指功成名就或報國志向。例如:
其他說明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曆史考證或文學用例,可參考《三輔黃圖·閣》等古籍原文。
《麟閣》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麟”和“閣”。這個詞彙的意思是指豪華華麗的宮殿或官府。
“麟”是一個表示祥瑞的象形字,表示一種傳說中的神獸,其形象獨特,有麟身、馬蹄、牛尾和鹿角,被視為吉祥的象征。
“閣”是一個表示建築的字,由“門”和“阝”組成。它原本指的是一種高樓建築,後來也用來指代高級官府或宮殿。
《麟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四年》這篇文字中。文章描繪了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府,其中提到了“昭公坐于麟閣之上”。
“麟”字的拆分部首是“麥”,它有6個筆畫。
“閣”字的拆分部首是“門”,它有9個筆畫。
《麟閣》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跟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時候用“麟閣”來表示。
1. 他住在麟閣之中,享受着貴族般的待遇。
2. 麟閣的建築風格充滿了古典氣息。
組詞:麟趾(神獸麟的足部)、閣樓(建築物中的樓層)。
近義詞:宮宇、殿堂。
反義詞:草廬、茅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