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力戰勝。《文彙報》1984.8.9:“ 中國 女排力克群雄,光榮地登上了奧運會冠軍的領獎台。”
“力克”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描述通過努力克服困難或戰勝對手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力克(拼音:lì kè)指奮力戰勝或努力克服,強調通過付出較大的力量或努力來達成目标。例如在體育競賽、商業競争等場景中,表示戰勝強敵或突破困境。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擴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力克》是一個動詞,意為戰勝、克服或奪取。它代表了戰勝困難、克服阻礙的意義。
《力克》的拆分部首是力(lì)和攵(pū)。力是手臂發力的象形字,攵是表示動作的象征部首。
根據《現代漢語字典》,《力克》的總筆畫數是7畫。
《力克》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而來,力和克。力表示力量、能力,克表示戰勝、克服。
在繁體字中,力克可以寫作「力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力克可以寫作「力勒」。勒表示克服、戰勝,與現代漢字中的「克」字義相近。
1. 他努力地克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
2. 我們應該努力力克自己的弱點,不斷進步。
1. 克服:戰勝、克制。
2. 克制:克服、抑制、約束。
1. 戰勝:戰勝、克服、征服。
2. 克制:克服、抑制、戒除。
1. 失敗:失敗、受挫、戰敗。
2. 投降:投降、屈服、認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