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稱的意思、略稱的詳細解釋
略稱的解釋
[abbreviation] 簡略的稱呼
詞語分解
- 略的解釋 略 大緻,簡單,不詳細:大略。簡略。粗略。略微。略有所聞。略知一二。 省去,簡化:省略。忽略。其餘從略。 簡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計謀:方略。策略。戰略。 搶,掠奪:侵略。攻城略地。 詳 筆
- 稱的解釋 稱 (稱) ē 量輕重:稱量(俷 )。 叫,叫做:自稱。稱呼。稱帝。稱臣。稱兄道弟。 名號:名稱。簡稱。稱號。稱謂。職稱。 說:聲稱。稱快。稱病。稱便。 贊揚:稱道。稱許。稱頌。稱贊。 舉:稱兵。稱觞
專業解析
略稱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對較長名稱或固定詞組的簡化形式,通常通過省略部分語素或詞語來實現。其核心在于保持原意的前提下提高表達效率,常見于專有名詞、機構名稱或術語的日常使用。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定義與構成
-
省略性簡化
略稱是通過截取原名稱中的關鍵語素重新組合而成。例如:
- “北京大學”略稱為“北大”(省略“京”“學”);
- “科學技術”略稱為“科技”(省略“術”)。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語義等效性
略稱需完整承載原名稱的核心含義,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略稱為“人大”,仍明确指向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使用規範與場景
-
正式文體的限制
在法律文件、公文等正式文本中,首次出現全稱時需标注後續使用的略稱(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際奧委會)”)。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标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
-
約定俗成原則
部分略稱因長期使用成為通用詞彙,如“新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地鐵”(地下鐵路交通系統),其普及度已無需額外說明。
來源:《漢語縮略語研究》語言學專著
三、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不同于簡稱:略稱側重語素省略重組(如“環保”源自“環境保護”),而簡稱可包含全稱首字母縮寫(如“WTO”)。
- 區别于别稱:略稱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達形式,而别稱指向完全不同的名稱(如“申城”代指上海)。
來源:《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學術文獻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夏征農, 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标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 中國标準出版社, 2012.
網絡擴展解釋
“略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簡略的稱呼,通常用于對較長名稱或複雜概念的簡化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拼音:lüè chēng
- 注音:ㄌㄩㄝˋ ㄔㄥ
- 詞性:名詞(如、)
- 釋義:通過省略部分内容形成的簡短名稱,常見于專有名詞或術語的簡化。例如,“北京大學”的略稱為“北大”。
2.使用場景與示例
- 實際應用:
略稱廣泛用于日常生活、學術領域及專業術語中,以提高表達效率。例如:
- “世界貿易組織”略稱為“世貿組織”(WTO)()。
- 古代文獻中也有類似用法,如“大司徒歐陽歙”可能被略稱為“歐陽”()。
3.相關擴展
- 近義詞:簡稱、縮寫。
- 反義詞:全稱、詳稱。
- 英文對應詞:abbreviation(、)。
4.注意事項
- 略稱需在特定語境下使用,避免因過度簡化導緻歧義。例如“稱帝”中的“稱”與“略稱”含義不同()。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略稱案例或曆史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例句及解釋(如)。
别人正在浏覽...
邦祯被褐懷珠便溺獘窦脖領不依不饒長生殿饞渴趁坊豉酒楚弦摧破的笃班杜口分書改朝換代箇箇故池歸帳路頭海圖槐耳還原堅冰急赤白臉稭杆結核借徣戒施闿爽空盡空氣落枕臘蟻樂道忘饑力不勝任鱗褓木索目無組織内祗鳥啼花落女權片鱗碎甲辟阖遷雲人鬲軟功沙蝨眚慝十裡長亭士紳手頭字蒐索陶汰抟搖吐氣绾合誣訴武職相惡降龍伏虎